close

 

三月,正是春暖花開的好時節,午後的陽光灑落在國家戲劇院前的廣場,襯著道路旁的百花,好似為前往觀戲的人們引出一條通往世外仙境的大道。一步步地登上通往劇院內的階梯,抬頭望見陽光與屋頂交會處的朦朧及環繞於劇院本身的眾多紅柱所營造出的莊嚴,感覺自己正慢慢地被帶離現代生活的喧囂、來到了古典藝術仙界與紛擾現實的交會點。

 

甫步入國家戲劇院,大廳的氣氛稍驚了我幾分,不是真被什麼給嚇傻了,而是等待觀戲的人們聆聽場前解說、低頭研究藝訊中相關介紹的那份專注,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一直以為,古典戲曲這塊在如今被炫麗電腦科技籠罩的社會中,已近乎沒落、無人在意,但映入我眼中的畫面卻告訴我並非完全如此,也讓我自然地入了這氣氛、同大家一起聆聽場前解說、等待片刻後的真情演出。

 

開演前十分鐘,我已坐定了位、雙眼直盯著舞台,雖然位於後段,但幾乎是對著舞台中央的位置也足夠讓整個舞台納入我的雙眼中,帶著舒適的心情、我滿心期待地觀察著舞台的佈置,一旁的樹影第一時間吸引了我的注意,簡簡單單的一棵樹,獨自矗立在舞台的一角,錯綜的枝枒帶出了綿延的淒涼感,直向舞台中央伸去,僅只這一棵樹,就足以佈滿整場的哀戚,我望著那樹影,思考著等會兒究竟有多少悲歡離合繞著它演出,直到布幕揭起──

 

隨著布簾的升起,我看清了樹影外的另外兩個黑影的真面目,是梨園仙境中飛舞的彩衣,開演前的解說有說明過,這齣戲的世界本身就是一個人人都在演戲的地方,不論吃飯、走路、聊天,無時無刻不在演戲,一著上誰的彩衣、就成了誰。呼應著這齣戲的背景,一開場就見一批活潑的伶人奔上台上演他們的好功夫,嘹亮的聲音瞬間吸引了全場的觀眾,一同進入活潑的戲中場景,看那默契十足的表演,當然想知道他們的戲班叫什麼名,方這麼想,下一刻便已知曉,他們便是這梨園仙境中的天下第一班──行雲班。供奉著象徵戲神的喜神彩娃爺,行雲班對於演戲的尊重絕對是其他班比不上的,對演戲的認真與傳神不僅讓他們獲得了大家的讚賞,也讓他們被召入宮中、為恭賀太真仙子楊妃因霓裳羽衣曲成為仙境女王而獻藝。能被召入宮中演戲是何等的殊榮,聽到這消息,行雲班的眾人無不欣喜若狂,唯獨一人面露愁容、在樹下踟躕不前,這人便是唐明皇,在戲中即代表著喜神彩娃爺,喜神不跟上行雲班,會否影響演出?帶著這疑惑,我們已來到太真仙子的宮殿中,仙霧繚繞,仙子自台上的白色小道緩緩步下,真如仙女下凡般動人,楊妃的美與尊貴的氣質於舉手投足間表露無遺。此刻一名喚作祝月公主的人突然地跳入戲中,活潑的模樣和仙子成了一對比,然而在觀戲前我們就已知道此戲是以唐明皇與楊妃的愛情糾葛為主軸,過去關於他們的故事,從未有這樣的一名人物,這名「爭取角色的角色」本不該出現,卻又彷彿是將為這段充滿悲傷與後悔之路牽回一絲希望的不可或缺存在。行雲班眾人終於到來,然而有天下第一班美名的他們此刻卻頻頻出現混亂,眾人慌張,仙子再次給予了機會,但接下來的七夕盟言,卻讓仙子想起自己坎坷的情路,起身離位、毅然離宮。無法再做挽回的行雲班就這樣被趕出了宮,甚至被逼解散、燒毀戲箱,整個舞台鮮明的紅色佈景、紅布以及拚了命保護箱中彩娃爺的眾伶人,我在台下看著這幕,心中也跟著慌了起來,也再次感覺到了中國古代官人仗勢欺人的社會現象,即使到了應當無憂無慮的仙境,也無法改變的事實。戲箱終被燒毀,戲班眾人相擁痛哭,佈景一轉為幽暗的藍色調,一旁的唐明皇對於自己因一時怯懦所造成的局面深感慚愧。仙子的無法釋懷及唐明皇的退卻,將整齣戲拉入最深沉的悲痛之中,一段人間的情,像條絲線纏住了心,怎麼也掙脫不掉,不論身在何處、當初的結局如何,仍無法不牽念著那段美好。抱著滿腹的不解,仙子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陷入了悲嘆與憂傷的漩渦,始終無法脫出,幾次宮中的劇情仙子都是面露愁容、心事重重,聽著無名公子唱的曲,更是在意。即使成了坐擁仙山的仙境女王,此刻她卻仍是為了情所擾,一心只想知道當年唐明皇對自己是否有真情。一路的探尋,仙子於某日遇到了因戲班被解散而改行的前行雲班伶人正在街上賣行頭,而他手中的衣服正是取自採娃爺衣上的一塊布,在「披上誰的衣,就成了誰」的梨園仙境中,被披上唐明皇代表──彩娃爺服裝的仙子,角色上身、不自覺地唱出了唐明皇內心的孤零,仙子這才隱約感受到唐明皇其實是有愧於拋棄她的。回到宮中,又聞無名公子唱另一首曲子,這次唱的是楊妃與唐明皇相遇前,她原先的伴侶──十八王子的故事,於是仙子也加入演此戲,然而仙子卻認為王子當年輕易地將她送出、馬嵬坡之役也只在一旁觀看,無意援救的種種行動根本沒有存在任何真情,想到自己始終沒有歸屬,遭千夫所指、悲如足下泥的境遇,入了戲的仙子愈演愈感到悲傷、不願相信世上有所謂的真情。戲告一段落,仙子這才驚覺其實一直以來都是自己不信真情所導致的悲傷,而並非行雲班演的戲的問題,於是決定再召行雲班入宮。場景一轉,來到行雲班班主所在之地,身處別的戲班,仍不忘供奉彩娃爺,對於演戲的尊重從未被動搖,看著他為彩娃爺酌酒、展現功夫的那一段,感覺雙眼有股熱流湧上,就算被拆散、不得再從事自己喜歡的行業,卻沒有因此減退班主對演戲的熱情,樹下就一人一娃,看來是那麼的孤獨,但班主仍然笑著,不輕易脫離演戲這一路。陰錯陽下班主接到了令牌,行雲班得以再入宮,而這次的唐明皇並非一人獨自站在樹下猶豫不決,而是在旁鼓勵著醉倒的班主、一同去尋找失散的同伴。行雲班再度入宮,演了馬嵬埋玉,悲劇再度重現,一旁象徵戲神的唐明皇訴出自己其實萬分不捨的心聲,在劇情到了楊妃欲自盡的那一刻,彷彿喚起了那跨越了千年、牽著彼此的真情,仙子與唐明皇同時跑上前來、執起飾演楊妃與唐明皇的兩名戲班的手,伸向彼此……然而歷史是已經發生過的事實、無法改變,楊妃終是自盡,唐明皇於此刻終於願意正視自己藏於心中的感受,表示自己悔無限、悔當年,仙子了解到唐明皇直到最後從未放棄過她──「七戲盟言並非虛文」,解開了這纏了千年的疑惑,仙子決定離宮、同行雲班用真情演盡悲歡離合事,即使無法改變過去已發生的悲劇,但這份真情卻已被喚回,終無悔。看到悲劇得以有一絲彌補,我原本隨著劇情下沉的心情也同行雲班眾人的歡笑提振了起來,同時抬起自己的雙掌,為全場如雷的掌聲再添幾響,表達對演員們的讚賞與感謝。

 

現實裡,我們一生中究竟有幾次自己事後深覺懊悔的錯?因著各方的脅迫或是困境,我們違背自己的本心,做了多少自己不甚滿意的選擇?各種感覺與情緒都是發自內心,然而因外界的種種影響,我們總是會選擇隱藏、甚至逃避,但終究騙不了自己的心。這齣戲創了個有別於現實世界的「梨園仙境」,每個人都是一名演員,藉由穿上誰的衣、成了誰,得以了解那個人的真正心情。但現實中真有梨園仙境的存在嗎?只有在戲中,我們才能喚回真情?梨園仙境當然不存在,真情是出自於自己的心,不論身於何處,我們都懷有這份感覺、心情,只是我們願不願意正視、自剖自己的內心而已,如戲中楊妃與唐明皇待入了戲,才真正了解自己是多麼不希望悲劇上演、多麼不希望分離。一齣戲,夾於虛與實的夾縫間,將現實中的真情帶入虛構的另一個戲中背景、而虛構世界用這份真情牽回的希望彌補了現實中不完美的結局,看來是如此的美好,但現實中我們每個人就僅只這麼一生而已,究竟是否有另一個猶如仙境一般的世界可以讓我們彌補缺憾,我們不得而知,所以該正視本心、堅持的時候就不要輕易退縮,莫待人生結尾那刻才滿懷缺憾,無從挽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olkanddrama 的頭像
    Folkanddrama

    Folkanddrama的部落格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