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得:

中進三298011320蔡宗翰: 福佑宮是一座主祀媽祖的三級古蹟廟宇,面裡有豐富的石雕,這也顯現出了福佑宮在淡水的價值性與珍貴性,而廟裡當然也有祭拜與媽祖的千里眼與順風耳,都是耳熟能詳的人物,當然關於他們的故事我也都覺得非常趣!

而參觀完福佑宮當然會到附近的地點參觀,福佑宮鄰近重建街,這是一條非常具有歷史味道的一條老街,也是淡水歷史最悠久的老街,裡面的房屋都非常的有特色,因為是完全以當時的建構方式建造而成;而到了淡水當然不能忘記淡水最有名的食物,我們到了登峯魚酥店,以及滬尾街的民產店,裡面的東西幾乎都是非常適合觀光客購買的一些小糖果或紀念品。

這次的報告讓我們參觀了在淡水有著重要意義的福佑宮,讓我們了解到了許多之前我們不知道的事,而廟裡的一些重要物品也都非常具有歷史價值,看到這些保存下來的歷史文物真的非常大開眼界,也希望社會政府能繼續完整的保存這些文物,因為這些畢竟都是古人所遺留下來的,非常具有價值,而且除了本身的價值外,也能留下來給我們後面的晚輩看,這些都是前人所擁有的智慧結晶,如果能夠繼續保存,相信對將來的社會一定有很大的幫助。

而近期因為捷運的便利,也給淡水帶來了豐富的商機,附近的店家越來越多樣化,從原本的小吃現在也都有了很多各式各樣的餐廳,讓到淡水遊玩的民眾多了很多不一樣的選擇!現在到淡水不只能夠到附近的老街逛逛,多了很多新的觀光景點,可以做藍色公路到八里騎腳特車,十三行博物館等,都是現在淡水極力推廣的觀光事業,所以淡水可以說是結合了古時候的樣貌與現今的社會結合,難過很多國外的朋友都會喜歡來淡水遊玩,淡水真的是一個一直在進步同時又擁有歷史的一個地方!



中進三298011338郎瑜菱: 福佑宮主要信仰崇祀為媽祖,坐北朝南,前水後山之良好山水地理,見證前人進入淡水河口所面臨之辛苦,廟宇中少數見證地方航運史非看不可的重要文物。超過200年的歷史,歷經多次修建,外觀保存相當新穎,假日很多遊客香火鼎盛。在好不熱鬧的淡水老街,福佑宮所在的位置,很剛好在老街較中央的位子,相較於偏遠的廟宇,行程可以很好玩。

很少年輕人會把參觀廟宇當作一趟旅程,其實廟宇不光是求神拜佛,仔細端詳才能體會,原來是充滿歷史的記憶,石雕裡有著和人與平埔族共同生活的紀錄,光緒皇帝御賜匾額"翌天昭佑,保佑船行的"望高樓碑誌,石獅的表情,剪黏的裝飾….等等,我們都沒發現他們是重要的藝術。

會去美術館,看展覽,卻不成想過要去參觀廟宇,也許是我們對民俗不夠了解,對文化的想法過於死板,我在這之前只知道福佑宮是崇祀媽祖三級古蹟,但經由這次才明白除了拜神,還可以用另一種角度來看台灣的廟宇。台灣廟宇太多太普遍,廟宇的裝飾藝術,神意義和由來,古蹟的歷史記憶,其實每每用新去發掘,對於文化會有不同的見解。



中進三298011445 鍾磊: 我很喜歡這個地方,廟宇、美食、老街、像個小鎮一樣的感覺,不會像台北市這麼繁忙節奏這麼的快,漂亮的廟宇,還有一個最特別的魚丸博物館,登峯魚丸博物館:民國39年創立的淡水第一家魚酥魚丸店,民國94年開創台灣第一家魚丸博物館,已有50幾年歷史了,而且特別的是我還真是第一次看到以魚丸為主題的博物館,聽到名字就令人覺得稀奇想要進去看看了,裡面有現場製作魚丸的過程,還有圖解,讓大家簡單的了解魚丸大致上的製作過程和方法,裡面不定時還會舉辦一些活動,例如自己diy製作魚丸、有獎徵答之類的遊戲,自己diy製作魚丸好玩的地方在每個人做的都不可能一樣,有的漂亮有的醜,可以開開心心做出屬於自己的魚丸,其實還滿有趣的一個活動。

經過這次的報告,才讓我因為這個作業去了解到福佑宮的背後意義,還有週邊很多特別的美食,包括博物館是讓我覺得最有收穫的一個地方!



中進三
299017128戴行玉:淡水福佑宮是淡水最老的廟,兩側街市是淡水最早的街道,由它的位置,可以看早期淡水發展的情形。廟前的中正路又叫「下街」在清朝末年稱做「滬尾街」,往東是為公館口,因為嘉慶年間有何姓望族興建了一座四合院用來堆置穀物、接待親友並充當交易商貨之所,往西叫做新店子,以前是洋人居住活動的地區。

福佑宮捐建者涵蓋了泉州三邑(晉江、惠安、南安)、同安、安溪及興化、永定、漳州、粵東潮汕或嘉應州的客家人。滬尾港作為清乾隆至嘉慶年間台北盆地之登陸港,能匯聚如此多不同籍之人士捐獻,多少反應了當時各地人士對媽祖的信仰是一致的。如今經過二百多年世事全非,原來透過廟埕可以直接面對淡水河,現在已經被公有市場所遮擋,老街也因為道路拓寬的關係已經失去原來的樣貌。福佑宮正對面的小麵攤,賣的是最原始的古早麵;看來一點不起眼,卻已經在這裡擺攤賣了半世紀的陽春麵。麵攤現在轉到第三代手上,一貫維持簡單陽春的擺設,只賣陽春麵、粿仔條、肉燥米粉和乾麵。花25元點一碗陽春麵,端上來真的就是小時候的吃麵印象,清清爽爽的大骨高湯,兩片白切肉、青菜、油蔥酥和一點點肉燥,輕輕用筷子把麵拌勻,舀一匙湯送入口,大鍋熬出來的豬骨湯頭鮮腴甘甜,麵條又Q又爽,不知不覺一口街一口就把一大碗麵「嗑」完了,這麼簡單的味道,因為久違,吃來格外耐人尋味!


廟宇資料參考
淡水古蹟導覽簡介
http://tavc.arch.tku.edu.tw/maps/intro/hs6.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olkanddrama 的頭像
    Folkanddrama

    Folkanddrama的部落格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