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學經典作業

學號:400410394

資訊1c張世鈺

再別康橋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爛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全詩共七節,每節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法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美的節奏象漣漪般蕩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七節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麵,郊寒島瘦的詩人氣度。可以說,正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

  在我小時候讀到這首詩時,我就覺得他的遣詞用字非常的浪漫及優雅,而且有很多藝人把這首詩翻唱的十分動聽,雖然那時候還無法體會那種分離的惆悵和體會詩中徐志摩所流露出的情感,但對這首詩還是留下了極深的印象,隨著年紀的增長,經歷一次又一次的重逢及分離,對這首詩的感觸越來越深,其中所描述的康橋風情,好生令人嚮往,在這首詩中,作者雖然用了很輕鬆的字詞,但還是讓人感受到他對康橋風情深厚的情感,他對於康橋風情那細膩的描寫,讓人彷彿置身於康河,與他一同沉醉於那美麗的風景,在最後的分離,作者無奈離去,帶著無限的不捨,徐志摩在相遇及分離時刻,他把自己視作浮雲一班的瀟灑自如,但人難道真能像浮雲一般毫無眷戀?但在詩中所流露出的那種瀟灑情懷,讓人對這首詩更加的著迷,這種瀟灑的情懷也是這首詩最讓我羨慕及感觸的部分,因為我是很討厭分離的人,每次的分離都讓我無法釋懷,尤其在感情上,剛分手那段期間真的讓人感到很痛苦,但如果我能有那種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瀟灑情懷,我相信我可以更快的放下悲傷的情緒,恢復平靜的心情,但人類似乎是沒法有那種能耐,我們的心是無法像浮雲那樣的無牽無掛,但我們的生活似乎是因為這些情感才更加的精彩,但詩中的情懷還是讓人欣賞及嚮往.

《再別康橋》這首詩語言簡潔,格調清新、輕盈、柔和,有一種夢幻般的情調。詩人巧妙地將氛圍、感情和意象融為一體,意象清新明麗,具有一種動靜互映之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olkanddrama 的頭像
    Folkanddrama

    Folkanddrama的部落格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