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四A 林欣儀 現代戲劇期末報告
戲劇名稱 : 綠光台灣文學劇場三步曲 《押解---菜鳥警察老扒手》
演出單位 : 綠光劇團
創意顧問:吳靜吉
藝術監督:吳念真、柯一正
製作人:李永豐
原著:段彩華
改編:吳念真、李明澤
導演:李明澤
演員:唐從聖、黃迪揚、范瑞君、朱育宏、賴震澤...等
觀看場次 : 2015/11/21(六) 14:30 台南文化中心演藝廳
-----------------------------------------------------------------------------------------------------------------
一、 選擇此劇緣由
在尋找想要觀看的戲劇時,恰巧看到了吳念真<人間條件>系列的綠光劇團近期推出台灣文學劇場第三步曲。一直以來我都十分喜歡吳念真的文字,覺得他說的故事都有種獨特打動人心的魅力存在,加上之前錯過了他的<人間條件>系列,這次有機會當然不能錯過,正準備購票時,又看到主演演員竟然是唐從聖!自從在課堂上看了<絕不付帳>後真的很喜歡他在裡頭分飾多角令人拍案叫絕的精采演技,就這樣衝著吳念真的劇本和唐從聖的舞台魅力,我購買了一樓靠近舞台的位置,決定進劇院一睹他們迷人的風采。
二、 現場觀劇心得
這部舞台劇改編自台灣文壇重要作家段彩華的短篇小說《押解》,描述一位菜鳥警察押著一位經驗豐富的資深扒手,從高雄一路搭火車上台北的故事。過程中,有著乘客們的指指點點,猜疑著扒手的犯罪原因,一方面也評斷著菜鳥警察的一舉一動。
聽說這部舞台劇的劇本早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已完成,當時吳念真和覃雲生兩人合作將小說編成了電影劇本,也得到中影首肯編列了預算,但沒想到後來卡在當時的鐵路局,有關人員認為出借列車只為拍一部「運送小偷以及小偷繼續在火車偷竊旅客財物」的電影,有損台鐵形象,結果遭到拒絕,《押解》拍片計畫因此告吹,而沒想到在三十年後的現在,原是電影劇本的《押解》,搖身一變成了叫好又叫座的舞台劇。
《押解---菜鳥警察老扒手》舞台劇的主故事場景,就是在台鐵以前的平快車當中,雖然我完全沒有機會經歷當時的時代場景,但是精緻生動的舞台設計已將我拉至當時的年代氛圍中。從一剛開始出現對我來說帶有點古早味的警察局,到後來的火車站月台、深棕色木製靠背長椅,還有不斷變換角度的平快車車廂內的場景(以觀眾的視角一會兒側面一會兒正面、斜面、後面),每一幕都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舞台上方那六個影像方塊,上面投映著火車窗外的景色,隨著火車一路北上,畫面也有所改變,從樹林到稻田再到都市,每經過即將發生故事的那一站,其中一個方塊還會下移,以台鐵的站牌規格形式顯示站牌的名稱。這應該是以往舞台劇場景設計當中很少使用或幾乎從未用過的布景手法吧。
除了舞台的布景外,令我感到最驚艷,到現在依然想不透的還有演員們移動換幕的技巧,明明上一秒主角還在這,進到一個看似密閉的方箱中,下一秒竟從舞台的另一邊出場。甚至好幾段追跑的畫面,完全顛覆觀眾們的空間概念,就像變魔術一樣令人驚奇。
而演員們的演技也完全沒讓觀眾們失望,唐從聖飾演經驗豐富的扒手-何金發(綽號三翅),闖蕩扒手界多年,詭計多端、老奸巨猾,常常鬧得押解他的菜鳥警察暈頭轉向,但在他吊兒啷噹、看似對任何事都不在乎的外表下,卻有一顆最柔軟的心,將親情、友情、愛情看得比他自己還重要。他離開老家到後來坐牢的這幾年,他始終惦記著與他毫無血緣關係卻待他如親孫的阿嬤以及自己的青梅竹馬-椪柑。因此當他在押解途中聽聞自己的阿嬤生重病,日子所剩不多時,才會千方百計想要跳車脫逃,回苗栗看阿嬤一眼。
而路途中曾經受過他照顧的小弟們,一心想聯手接力協助何金發脫逃,但何金發始終拒絕,就怕連累他們,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就連在平快車車廂內彼此互不熟識的乘客們,似乎也被何金發的幽默、隨和吸引,為他說話,替菜鳥警察求情,希望這一趟北上的押解路程能舒服方便一點。
面對青梅竹馬椪柑,何金發心疼她獨自照顧失智的阿嬤多年,也希望她不要等自己,應該去追求屬於她自己的幸福。還有積極追求何金發,外貌妖嬌美麗的荔枝,他同樣不希望蹉跎荔枝的青春年華,而婉拒她的愛意。
飾演菜鳥警察的黃迪揚,內心憨厚耿直,接下學長上司們不願做的任務,個性一板一眼,但最後卻也被何金發所感動,背叛心中的公平正義。在面對初戀情人卻又害羞靦腆。
整齣劇,無論哪一個角色,處處都流露著猥瑣與不完美的深情,每個人皆有自己的執著,自己的故事,讓整個平快車車廂宛若一個小社會的縮影。此外,編劇上編導似乎也抓緊各個抒發政治評判的機會;有時取笑黨國政治的荒謬,有時也自嘲百姓順服(口號、政治或所謂文明用語)的天真,觸動台下觀眾,與觀眾們產生共鳴。
我覺得《押解》並不是舞台劇典型的悲劇或笑鬧喜劇,雖然角色和情境設計有點荒唐,就像是一部給大人看的童話一樣,對白設計一會兒惹得觀眾捧腹大笑,一會兒又讓觀眾感動拭淚,但是戲裡卻也充滿了對現實、世代與政治的批判。
透過人物間的糾葛、情感表現,我們也聞到了濃厚的政治氣味,是什麼樣的大環境下造成了這些角色的生活方式,有為了能讓阿嬤、椪柑過好一點生活而偷竊的何金發;偷懶不想負責的警察老鳥;實踐心中自以為公正的外省菜鳥警察;憤世嫉俗的乘客;車廂上饒富正義、堅持眼見為憑,抱著吉他唱著民歌的男大生;那些寧願追隨何金發,也不願相信社會,忠心耿耿的小弟們…。無論外省、本省,好多好多也許都曾出現在你我身旁、闖進你我生命中的甘草人物,對於他們似乎都有種親切熟悉的感覺。而將這樣的「政治」證實到台灣生活環境裡,也讓我們能從「政治」看到編導創作者對族群融合的深情企盼。
最後,整場戲看下來,我看到了幕前演員用盡全力的精采演出也看到了幕後工作人員們的用心、小巧思。我看的場次是他們全省巡迴的倒數第二場,唐從聖小露一手的平劇《蘇三起解》還有謝幕時鯉魚躍龍門的精采片段,十足展現他深厚的練家子;范瑞君飾演的阿嬤,也讓我有種錯覺,似乎看到自己的阿嬤一樣,後來才知道她原來是絕不付帳中的秀子!!超乎年紀的精湛演技,著實令人佩服,當然還有每個演員收放自如的情感表現,讓我看得十分過癮!希望未來也能有機會再進劇院看一部如此觸動人心的好劇。
(圖一、現場大廳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