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小孩在劇場外跑跑跳跳,他們的家長在一旁看著他們的孩子,臉上露出一抹慈祥和藹的笑容,看著這一幕的我,心裡泛起一波溫暖卻有卻又有些酸澀的漣漪,心裡憶起逝世的父親……。此時工作人員在門外通知觀眾已可入場,許多人歡欣地步入劇場,我在外停留了一會,仰天望著飄著毛毛細雨的灰色天空,也許,這部戲能給我渴望已久的答案,關於,如何面對失去至親的痛苦。
步入劇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舞台前的一排軟墊,小孩們已坐定好在墊子上,眼神散發著期待的光芒,我心裡驚喜著劇場的貼心,考量到大人與小孩的身高差(但看完這部戲之後,我理解到,這部戲的意義想要傳達的對象,或許就是這些尚未經歷分離的孩子們,因此他們能坐在「VIP的位置」也是很理所當然的。)
坐好在座位上,我觀察著舞台的佈置,一條長方、潔白的布幕垂在舞台的中央後方,在布幕的前方則擺放著被滿滿的落葉包覆著的長條櫃子,舞台左方有一塊區域擺滿著各式各樣的樂器,一台風琴、一把小提琴、一台口風琴、木魚以及一條紅通通的水管……等,正當我詫異著為什麼水管會出現在那成列的樂器中,主持人已走到正中央,宣布戲劇的開始。
一條日光燈懸吊在舞台中央,旁白幽幽地唸出開場白:「很久以前,是間流傳神木底下有一個洞,可以通往另一個世界,許多人不相信,但有兩個小孩卻深深地,相信著……。」
我認為《消失》這部劇特別的地方有兩點,第一,此劇的主角(姐姐與弟弟)並不是由真人演出,而是以紙板製成的兩個小孩模樣的戲偶領銜演出,並且由演員操控姐姐及弟弟一角,搭配童稚的配音,讓我覺得好生有趣;第二,本劇的佈景除了幾個被落葉環環貼滿的櫃子,最大的特點便是場景的變化是以投影呈現,此外,搭配著前方投影機,演員可以將角色的動作、舉手投足在投影機前擺弄,使影像能投射在布幕上,令我覺得驚奇的是,編劇在戲劇結束時,為了回答觀眾問題提到,本劇場景與某些角色動作是以兩台投影機配合所展現,後方的投影機主要是畫面背景的移動及轉換,而前方的投影則是負責角色的一舉一動,編劇特別強調,兩台投影機要想配合地天衣無縫,除了練習再練習外便是倚靠演員間的默契搭配,才能使背景和人物的動作相輔相成,聽到這,我為這群表演工作者的專業,以及對彼此的信任敬佩地五體投地。
除了兩姐弟的角色是以紙偶呈現外,其他角色皆以真人演出。劇情一開始,兩姐弟為了尋找已離世的母親,內心強烈的思念促使他倆鼓起勇氣跳進樹洞,在掉落過程中,等光漸暗,等到燈光再度亮起,兩個奇妙的生物出現了──活了幾千年的龍王與會說話的狐狸(演員戴著面具,動作活靈活現展示出角色的姿態,龍王一搖一擺都顯露霸氣與威武,而狐狸的動作則花俏可愛)兩個顯然是另一個世界的生物,慌張地討論著要如何告訴兩姐弟他們的母親已不在人世了,此時狐狸拿出一小瓶液體,那是一瓶能忘記所有事情的水……。
當兩姐弟掉落至樹洞底下,遇見龍王後便死纏爛打地問:「媽媽在哪裡?我要找媽媽!」任何龍王如何使出渾身解數向他解釋他們的媽媽已經不在了,兩姐弟就是不相信,深信母親在這世界的某處,龍王無可奈何只好將地面劈成兩半(我這時才知道地面原來是由一長櫃和一短櫃所飾演)並帶走了弟弟,留下姐姐在原地哭成淚人兒。這一段給我一個啟示:與其試圖說服兩個不贊同你的人,還不如集中精神專注向一個人說明,但這個啟示似乎不適用在小孩身上,因為下一秒分離的兩姐弟依然哭得響徹雲霄。
劇情繼續接下去發展,一旁負責演奏樂器且擁有古典美的氣質工作人員,拿起口風琴吹奏出詭譎氣氛的旋律,隨著詭異音符從布幕後方出現的是6隻烏鴉(3位演員各戴上烏鴉面具,加上兩手裝備著的烏鴉面具,搖頭晃腦地出現,惹得現場一陣笑)6隻烏鴉幫助小女孩離開斷崖,到了狐狸村,她遇見了一隻花狐狸奶奶,花狐狸奶奶告訴女孩的一句話,治癒了和女孩一樣失去至親的我,「死了,就是跟土地結婚,長出別的生命。」聽到這句對白的我,心頭一緊,差點掉下眼淚,卻又頓時感到心裡某塊缺口,被一股溫暖填滿,那一刻的我了解到,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每一個人的離去並不代表這人從此便永遠消失,他的某一部分(不論是這人生前的愛、精神以及與他人的總總回憶)都將繼續活在某一個人的心中。
戲劇進行到尾聲,女孩終於找到了失散的弟弟,但此時的弟弟已被龍王使計誘導喝下神奇藥水變成了「龍子」(我特別喜歡弟弟在喝藥水時以甩動水管所造成的音效),因而忘記自己身為人類時的記憶,為了使弟弟想起過去,她從地面上拿起一片心形的楓葉,向弟弟說:「還記得嗎?當時媽媽帶著我們去很多楓葉的地方,我們一起比賽看誰找的到最大的一片楓葉……。」這一句話勾起了弟弟隱藏在心裡深處的回憶,藉此尋回了真正的自己。這一段情節裡,我看見原本無法對媽媽逝世釋懷的兩姐弟,因藉著美好的回憶,漸漸地修補受傷破碎的心,那時,我閉上眼睛,看見父親那我再熟悉不過且和藹的笑靨浮現在腦海,是的,他在我心裡不曾離去。
《消失──神木下的夢》一劇背後所想要傳達的意義,是每一個人一生都得不斷面臨的課題──如何面對死亡。在劇中,我得到了答案,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走不出對「離去」的恐懼與悲傷,劇中狐狸奶奶將死亡比喻成是與土地結婚,看做是再生的開始,因此整村的狐狸都歡欣鼓舞的接受死亡的到來,我在這一幕學到,當人們明白心臟停止跳動,等同於回到了最初的起點,而後再次等待以不同的姿態重新呼吸的那一刻,或許便不會再如此恐慌生命的逝去了吧,或許悲傷的時間就會縮短一點,或許,便能微笑地看待離別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