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沒看歌仔戲的表演了,記得以前小時候我家附近的市場,在某些節慶的下午都在市場中央搭建一個小舞台,來表演給附近的居民看。
無論是布袋戲或是歌仔戲都有,爺爺總是會牽著我帶我去看,那時候才7、8歲左右,對這些完全沒概念,只知道他是一個表演,台上的人都會畫著又誇張又濃的裝,用高昂的聲音或說或唱,內容我是有聽沒有懂,爺爺會在一旁講解角色和故事經過,但那時的我還是一知半解。
目前分類:古典戲曲評論 (651)
- Dec 27 Thu 2012 21:08
戲曲期末報告(林貝珊)
- Dec 27 Thu 2012 20:11
現代版歌仔戲和傳統的差異 (徐澤民)
"求龍淚"是一部歌仔戲,從整體的劇情陳述上把故事說得很明確,語言有所不通至少配合著字幕,也可以讓不太懂台語的年輕觀眾了解劇情,這部歌仔戲在他們謝幕的時候有介紹說是以新的編排和演出方式才呈現新的歌仔戲。的確,這部求龍淚和小時候在廣場上搭著舞台就開始演的大有不同,燈光、道具和音效上都更為進步,而劇情的呈現不免俗的還是以孝感動天為主題。以下是以各個方面去簡略分析:
燈光:
- Dec 27 Thu 2012 18:40
求龍淚,淚囚龍-求龍淚(蘇淳譽)
- Dec 27 Thu 2012 17:34
一心戲劇團-求龍淚 (中進四 299017045 蘇宇宣)
和同學相約好要去觀看戲劇之後,我們不畏風雨的來到了大稻埕戲院,一進場,場地格局讓我以為來到了電影院,和我原先對於歌仔戲的印象大不相同,當戲劇上演的時候,一開場以三名太醫在場上輪番唱出了整部戲的開端,敘述太后重病的情形,他們邊唱邊原地跳的形式,帶出了這件事情的嚴重性,而後皇上決定要親自去尋找能夠醫病的龍淚。
- Dec 27 Thu 2012 17:19
野台劇場-呂洞賓三渡何仙姑(邱柏語)
夕陽中吹著徐徐的暖風,廟宇的門口已人山人海,原以為野台戲台前會是一片冷清,沒想到卻是這般的熱鬧,前來的人有老有少,看到這樣的景象,讓我深深感受到宗教信仰的厲害,也感受到這樣的傳統文化還是無法遺忘的。
- Dec 27 Thu 2012 15:35
當代傳奇劇場 : 王寶釧與薛平貴(張晏慈)
下著濛濛細雨的這天 , 我與男友開著車經過車水馬龍的和平東路 ,
來到了古色古香的中正紀念堂大門口 , 因時間緊湊 , 我們匆忙的
- Dec 27 Thu 2012 15:30
明華園歌仔戲 - 呂洞賓三渡何仙姑(駱宜君)
- Dec 27 Thu 2012 10:26
堅定不渝的愛情-陳三五娘 (中進四298010173林佳嫻)
從小到大,對於歌仔戲,其實沒什麼概念,只隱約記得小時候曾經陪外婆看過一堆妝化得很濃,衣服穿得很長的人在走動唱歌,那時候不太懂他們在唱什麼,也沒什麼濃厚的興趣,這次很高興有機會可以到大稻埕戲苑欣賞《陳三五娘》,故事的開始是以元宵節為背景,貌美如花的女主角黃五娘與丫鬟益春被登徒子林岱調戲,幸虧男主角陳伯卿挺身而出英雄救美,彼此心中就這樣開始逐漸滋長愛意,原來兩家曾經有過婚約,但是自從陳老爺過世之後,陳家也逐漸家道中落,勢利的黃老爺便強勢的取消婚約,但是黃五娘自從兩人分開後,就一直期待能再見到陳伯卿,有一天陳伯卿終於出現在黃家樓下,害羞的黃五娘透過用手帕包了一些荔枝來傳達她的感情,陳伯卿也向專門磨鏡的老師父,拜師學藝,希望藉此能再與黃五娘見面,聰明的陳伯卿故意打破鏡子,並賣身到黃家當奴隸三年作為賠償,兩人好不容易能有相處的機會,元宵燈會上出現的登徒子林岱卻送來許多金銀財寶作為聘禮,打算娶五娘為妻,黃老爺看見那麼多珠寶立刻就答應了這門親事,完全不考慮五娘的意願,相愛的兩人傷心不已,幸虧五娘的母親暗中幫助他們,在林岱迎娶的當天,派出五娘的妹妹六娘蓋上紅頭巾嫁入林家,林岱發現後非常氣憤,到黃家理論,黃老爺也答應擇日再讓五娘與林岱成婚,並且把陳伯卿趕出黃家,聰明的小丫鬟益春讓五娘使出詐死的絕招,讓眾人都以為五娘已經香消玉殞,直到林岱離開後才說出實情,陳伯卿與黃五娘最後終於能結為夫妻。
- Dec 27 Thu 2012 10:24
戲曲期末報告 中進四許惋婷298011312
- Dec 27 Thu 2012 01:42
當代劇場傳奇—包青天(楊詩涵)
- Dec 27 Thu 2012 01:40
當代劇場傳奇—包青天(黃以倫)
看這部戲劇時,是我第二次踏入中正紀念堂,但兩次進去的身分卻是截然不同。第一次到中正紀念堂,是以表演者或是說參賽員的身分入場,而這次是以觀眾的身分踏入,令我驚訝的是這次我的心情跟上次一樣都是十分的緊張,大概是受到之前只拿到殿軍的影響吧(哈)。
- Dec 26 Wed 2012 16:06
千里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武聖關公(尤天心)
- Dec 25 Tue 2012 17:45
撲朔迷離的成仙之路-明華園之八仙傳奇(吳舟韋庭)
回想小時候,以前總是阿公阿嬤帶我去我們家後面的空地看歌仔戲,以前,我總喜歡爬上野台的樓梯,看看那些演戲人的樣子,而我,常常還是被那些濃妝艷抹的阿姨們嚇的半死,不過,有趣的是,個個不以為然從我面前走了過去,至今我仍印象深刻,其實,從我家廚房就可以聽到歌仔戲的誇張且大聲的音樂,以前的我,總是很討厭,但是現在反而喜歡了....只要聽到有歌仔戲的聲音,我都會前往觀戲,由於我家是住在位於台北市的鄉下,所以,到現在為止,只要有謝神的日子,我家那裡必定是熱鬧滾滾,歌仔戲,對我來說並不陌生,而且還伴隨我長大,我對歌仔戲有著深厚的感情,同時也是我兒時重要的記憶。
- Dec 25 Tue 2012 16:41
戲曲選心得(阮家寧)
前陣子因為外婆中風住院的關係,家裡的人變得常常往廟裡跑,祈求外婆的健康,也祈求一份平靜吧!連我也不例外。
那天廟裡,正好在辦活動,請了野台,準備上演蔡端造洛陽橋,還真的沒看過這個故事,便停下腳步,找個好位置,期待著!一開始應該是團長吧!很官方的出來講了些吉祥話,也替自己的團宣傳打廣告,這齣戲便開始了。
- Dec 24 Mon 2012 00:14
戲曲選心得(林家琦)
開場三個小太醫俏皮的登場,吸引住觀眾的目光。整齣劇是用台語發音,唱的部分兩旁有大型螢幕打上字幕,讓人不至於因為聽不太懂唱的調調而不知道他在唱些什麼內容,但是在對話時沒有字幕,可是大部分的觀眾年齡比較大,也都聽得懂台語就沒什麼太大的問題,可是我們同行人中有人台語不好,講很快她都聽不懂,雖然我台語可以,但是有時也會聽不太懂,能的話台詞也能顯示在旁邊螢幕的話更好。這齣劇的燈光打的不錯,不只打在正在講話的人身上,旁邊沒有暗到看不到台上的人物,他們就算是沒有燈光的也是會繼續演出,配合主燈下的人物講的台詞做出不同的動作反應,很有趣。
這部戲叫求龍淚,原來要求的龍淚不是指千年難得一見龍的眼淚,而是皇上的九五之尊龍的眼淚,化解兩人之間的胳瘩。兩個人之間只要真心的溝通,互相信任與了解,就不易被小人所挑撥離尖。
- Dec 22 Sat 2012 17:07
一齣敘述友情愛情與親情的歌仔戲 求龍淚(曾國瑋)
一開場,緊密的鑼鼓聲帶出三個丑角,再音樂與丑角不斷的踏步與搖頭晃腦下,傳達了緊張且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情感,這三個丑角飾演朝廷裡的隨從,緊接著主角大王登場,這時觀眾席的歡聲雷動讓我很確定這位就是當家小生。補充一點,在「求龍淚」當中,有一首主題曲,有點類似電視偶像劇般,會在不同的橋段上已不同的樂器演奏相同的旋律,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部份,我認為這給了我一種與這齣戲十分熟識的感覺,尤其是在最後大結局時在聽到這首曲調,令人有種從頭看完一整齣戲的成就感!
- Dec 21 Fri 2012 03:13
神人之愛恨糾葛—呂洞賓三渡何仙姑 (廖婉伶)
鈸之樂聲漸大,傳入耳中,五光十色之舞台,以酬神揭開序幕,喜神麻姑於場,感謝神明賜福,向神明祝賀,為民眾祈福,對初次觀賞傳統野台戲曲的我,不免感到有些乏味,但回家後翻閱了幾本戲曲書籍,才發現其對早期的人民而言,風調雨順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而傳統戲曲大多都是在廟會時演出,那酬神、扮神更是不可少的。
正戲,呂洞賓上,「文勝子建滿詩文,武勝子龍定乾坤」,皇宮景起,聖上詔呂洞賓入宮,因是呂「自幼異人來傳授,修身養性自要求。詩文滿腹勝一籌,萬古流芳傳千秋。」,聖上詔使呂洞賓成太子之師,但也因此為將來埋下了伏筆。但我想,倘若我是呂洞賓,應寧希望不曾受過聖上肯定,寧是一介平民,寧守住和牡丹這份難得的情。
- May 27 Sun 2012 10:05
梨園情歌仔戲----金龜記(李君宜)
小時候就常在廟口看歌仔戲,可是那時還小所以有看沒有懂,還會出現他們在唱什麼的疑問。藉由這次的作業,也是隔了十幾年再次看歌仔戲的表演,雖然還是有些聽不懂,但內容至少是能理解的。
故事在講嫂嫂玉蟬因為貪財而殺害擁有金龜的小叔張義,但因為深愛丈夫,害怕事情東窗事發會失去一切,所以決定用盡方法隱藏事實,甚至在面對審案時也死咬著不肯承認。
- May 27 Sun 2012 09:59
明華園---周公鬥法桃花女(宋維鈞)
從小由爺爺奶奶帶大的我,對歌仔戲一直頗有興趣,由於爺爺奶奶都是以台語為主,造就我一口流
利的台語,也因為從小跟著他們一起看歌仔戲,對許多歌仔戲也都略有涉獵。
- May 27 Sun 2012 09:55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古貞芸)
從來沒想過中國的戲曲也能在這麼亮麗的室內舞台上,帶給我們戶外看戲一樣的熱鬧震撼,戶外沒有牆壁可以打字幕,這次看戲,舞台兩旁還有字幕可以搭配,就算聽不懂我還可以從字幕上看演員在唱些什麼,看著五光十色的舞台上,我看到了台下那一排敲打樂器配樂的老師們,和印象中和戶外配樂器的師父們感覺真不一樣,看起來就特別專業,和演員們的搭配天衣無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