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三A  497010271  廖韋涵

 

 

劇目大綱:

    豫劇《美人尖》是台灣豫劇團改編王瓊玲小說《美人尖》。

    美人尖,在主角阿嫌的村莊裡是聚歛財富、興旺家族的象徵,但在她嫁過去的那個村落裡,卻是剋夫剋子的不幸。

    為了逃脫這個注定不幸的婚姻,為了不再面對不喜歡的丈夫,阿嫌決定逃婚,逃掉這個媒妁之言的婚姻,但隨之而來的是婆家的羞辱,洗門風的處罰。

    而在這種侮辱下,阿嫌憑著爭一口氣,願意嫁入她認為不幸的家庭,終其一生與婆婆爭鬥,在這過程中,因為任性的個性,連小孩都是爭鬥的手段。

    於是,當婆婆、丈夫相繼去世,在臨老之際,連兒女意遺棄她,只剩她孤獨終老。

 

壹、劇情分析

    劇情結構嚴謹,層層鋪敘,劇情一氣呵成,在劇情中有許多伏筆,既給觀眾期待感,又為接下來的劇情鋪陳。

1.          阿嫌嫁時,轎夫口中的「歸路難」:

    「歸路難」是一語雙關,不只是說阿嫌娘家與婆家的距離,路途遙遙,山路顛頗;更說出女子不自由的命運,女子一旦嫁人,便身不由己,命運皆控於他人之手,再回娘家的機會、悔婚的可能、阿嫌在人生旅途中回頭的希望,都是一個「難」字。

2.          阿嫌婆婆破美人尖叉時,婆婆所言「阿嫌、阿嫌,切莫惹人嫌」:

    這一句話寫出了婆婆的立場,但總是事與願違,才會有戲劇張力,「切莫惹人嫌」,是眾人的期待,但也說明阿嫌必會惹人嫌,不只婆婆不喜歡阿嫌,連她的子女亦不喜歡她;這種「惹人嫌」與「莫惹人嫌」的對比,亦有其戲劇張力。

在改編戲劇時,最特別的莫過於傀儡新娘的出現,傀儡一共出現兩次:

1.      阿嫌嫁時:

說明阿嫌的婚姻不是自己所掌握,是父母作主,阿嫌如傀儡般命不由己;亦暗示阿嫌自主性的逃婚是世俗所不容,是不會成功的。

2.      阿嫌年老時:

   再一次的出現,揭示阿嫌一生如傀儡,即使年歲漸長,在傳統社會中,女子依然命不由己,與年歲的差異無關。

    傀儡代表的是阿嫌的內心、阿嫌的身不由己,一生的的命運如傀儡般,被他人掌控,就算內心苦苦掙扎,依然逃不過傳統社會對女子的束縛。

 

 

貳、人物分析

1.          阿嫌:

    本劇主角,個性倔強、任性、不服輸,因其個性一輩子吃盡苦頭,卻也開創出她獨有的傳奇人生;其名字也暗示她一輩子在婆家惹人嫌。

    在主角所處的封建社會中,女子是沒有聲音的,不敢替自己爭取,只能一昧的承受,連依靠一輩子的婚姻都不是自己所能決定的,只能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給連一面都未見過的人。

    但是,阿嫌卻不一樣,雖然個性任性,凡事隨心所欲,但也因為如此,所以阿嫌敢不顧一切的逃婚,逃出不公平的待遇,為自己的人生開創新希望,不論成功與否,這種勇氣都是令人讚賞的。

    而阿嫌個性中的倔強、不服輸也是一體兩面的性格,在婆婆對她的羞辱中,阿嫌決定反擊,她自願留在夫家,以一生為賭注,用盡一切與婆婆對抗,包括婚姻、子女都是她爭鬥的物品。

    小說原著王瓊玲曾說過:「阿嫌,就是那種拚著粉身碎骨,也會抬頭挺胸去迎戰人生、承擔一切的人。」

    或許阿嫌這種不顧一切的做法錯了,但是她的精神卻值得我們效法,面對不公的事情時,有多少人敢反擊?面對命運的不義時,有多少人敢反抗?但是阿嫌敢,她仗著一身的傲骨與傲氣,迎戰飄渺無知的未來,而且她的年代是在一個本就不公不義的封建社會中,她可以說是勇敢的女性。

    她犧牲一切,包括愛情、親情,晚年爭鬥一輩子的婆婆去世時,隨之而來的是子孫的不孝、財產的鬥爭、丈夫的驟逝,她內心的失落可想而知,但是因為一切都是自己的決定,因此她仍抬頭挺胸的面對挫折,表現出傳統女性堅毅、韌性的一面

    阿嫌也不明白,當初美好的嚮往,為何到最後卻變了調,當她回首一生時,她說:「一生錯生美人尖」,她將一切歸之於命運,是天生的因素,導致了她的不幸,這是傳統女人為自己命運所下的註解,雖然阿嫌敢對抗不公義之事;但她亦不能免俗把人生的好壞歸給上天。

    而阿嫌絕不是一個扁平人物,編劇在描寫阿嫌時,雖然大部份聚焦在她任性、不服輸的一面,但是在阿嫌未出嫁時的待嫁女兒心,可看出她的天真,只是環境改變了一切;而在面對日漸年邁的婆婆時,婆婆要吃過期醬菜,雖然與婆婆不合,她對婆婆態度不佳,但她仍去找新鮮醬菜給婆婆;且在丈夫去世時,阿嫌的獨白,亦可看出其悔恨,因此,阿嫌是一個圓型人物是無庸置疑的。

2.          婆婆:

    主角阿嫌一生中最大的敵手,是一位典型的傳統婦女,為維護家族、保護兒子,她願意付出一切,因此,面對阿嫌這種媳婦時,她對阿嫌的態度可想而知。

    她最珍愛的兒子遭阿嫌看不起,因此,她也要看不起阿嫌,極盡所能的刁難她,甚至詛咒阿嫌所生之子、阿嫌的娘家。

    但是當阿嫌要為她生下孫子時,雖然她嘴上沒有好聽話,但她也是關愛自己的孫兒,害怕詛咒成真,她是真心關懷她的血親。

    可是這種典型的傳統婦女,她的婆婆權威亦是不可被挑戰的,所以在阿嫌剛嫁時,有一個破叉的下馬威,不料的是,阿嫌如此叛逆;也因此她與阿嫌之間爭鬥的戰火,連綿了整個家庭,在她死之前都永無寧日。

3.          阿嫌丈夫:

    一個滿臉麻子、口吃,看起來又傻又呆的人,這是阿嫌給的評價,但我卻認為他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

    面對婆媳之間的戰火,幫誰也不是,一個為難的夾心餅乾,他選擇隨婆媳去吵、去鬧,媽媽與妻子皆不違背,看似癡傻,卻是最洞觀全局的人。

    像是在妻子生產時,他表現的焦躁、他對母親的一席話,無疑是在點醒母親,雖然母親與妻子有怨,但也不該禍延子孫、詛咒子孫,這是他比母親和妻子更加理智、聰明的地方,孩子絕不是大人爭鬥的工具。

    而他快去世時,面對要強一輩子的妻子所言的那一段話,可以看出他是心疼妻子、真心愛妻子的,也可以知道他是故事中最理智的人。

    因為在愛情與親情間無法取捨,又遇到了強勢的母親和要強的妻子,他一輩子活的畏畏縮縮,兩邊皆不敢得罪;可是這是一種保護色,不只保護自己,也保護周遭的人不受傷害,若是他亦強勢,他的這個家必然會毀;也因為有他這種丈夫,阿嫌的一生才不至於完全充滿悲劇,是他成就了阿嫌這位不服輸的妻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