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從小住在寺廟旁,所以就常接觸布袋戲,雖然小的時候根本看不懂在演什麼,只是會覺得很熱鬧就常和玩伴一起去看戲,長大後因為課業等等原因也不常在家,所以就比較少到廟裡去看布袋戲,很讓人懷念呢,但這次在年代售票看到有布袋戲的選項,想都沒想就選了,只為了找回小時候的回憶。這齣戲是由嘉義市長義閣掌中劇團主演的,地點選在牯嶺街小劇場,雖然場地不大,但小而精美,小小的戲棚,微暗的燈光,好像讓我回到小時候看戲的氛圍中。

      這齣戲是採用台灣俚語故事與運用現代、傳統戲曲元素揉合而成的,故事主要是在說,沉香為了要救他的母親-楊鳳仙,他去向山人拜師,請山人傳授他仙術來救出他的母親,沒想到他母親犯的是天條,而被自己的哥哥-二郎神楊戩拘禁在華山黑風洞中,沉香與自己的舅舅過招好幾回,楊戩變成龜、蜈蚣、金龍、孝天狗等等73,而沉香也習得了76變的法術,變出各種動物來對抗楊戩,最後沉香以老虎贏了孝天犬,順利地救出母親。

      在戲裡頭,加入了很多道具,例如皮偶戲、變換背景、特效、音效、燈光等等,與以往在廟裡看的布袋戲有很大的不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兩人在打鬥的戲碼中,最具張力的緊張音效與閃爍燈光,更製造了刺激的感覺。他們的創新使得整齣戲的感覺更加生動活潑,是一齣精緻典雅又適合現代社會大眾及兒童的創新老戲。這齣戲藉著主角一開始互相嫌棄到後來互相接受,來說明人們應該學會互親互愛的包容,也傳達了”外甥吃母舅,那列吃豆腐”的主旨,自己的舅舅再怎麼樣不喜歡姪子,也不會輕易傷害他,這齣戲真的有發人深省的意義,難怪有這麼多的家長帶著自己的小孩來一同觀賞,雖然戲裡有很多有趣的成分,但主要還是在告訴觀眾人們應該要相親相愛的道理。

      沒想到在台北這樣的大都市裡,仍存在這這樣的傳統戲曲, 真的很開心有機會能去看這齣戲,看完了整齣戲,彷彿重回了那逝去已久的兒童時代,雖然,沒有叫賣小吃的攤販、沒有兒時的玩伴,但心中有著滿滿的感動與懷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anna834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