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古色古香的巷弄裡,飄溢著歷史悠久的韻味以及騎樓下,濃濃的人情味,初訪大稻埕戲院,便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走進一棟舊式的大樓,看見牆上佈滿了戲劇的宣傳海報,頓時,有非常特別的感覺,與設立在高級精華地段的戲院比起來,多了一分「人」的感動,很親切而有歸屬感。

               當電梯的門開啟時,明亮的燈光,新穎的設備,溫馨且有條理的室內設計,令人眼睛為之一亮,此外,戲院大廳還規劃了一個小區域,擺上了幾張長板凳,好似,時光倒流,重返5060年代時,大家肩膀磨著肩膀,身體依著身體,眼睛注視著前面精彩的表演或戲劇,時不時的交頭接耳,猜測劇情或是分享心得,一種繁榮熱鬧的情景在腦海中浮現!

          《山伯英台》是一部台語發音的戲曲,在中型的劇場內進行演出,兩側均有投影設備,能清楚了解整個表演的進度和內容,戲曲即將開始,期待與緊張之感,不禁油然而生!《山伯英台》總共分為十個場次,每一個場次都會依照不同劇情的內容來更換適當的背景,其中特別的地方是在第八場〈山伯討藥〉,山伯捎封信給英台,告訴她,自己臥病在床需要藥物來治療,當英台得知山伯生病時,急切的想要去探望他,此時布幕下降,將舞臺一分為二,布幕後面是山伯的場景,前面則是英台的場景。燈光效果,較為普通,有時聚光在主角身上,有時散光在舞台上。舞台上的道具豐富、種類繁多,小至蔬菜,大至古代傳統的床鋪,應有盡有,在第六場〈安童買菜〉,如實呈現菜市場中喧嘩的叫賣聲,熱鬧的人潮,多樣化的攤販,讓人有身歷其境的感覺!

           〈十二相送〉的折子,為最觸動人心的部份,當山伯與英台知曉彼此今生無緣時,兩個人,時而相擁,時而哭泣,時而分離,心裡的不捨,現實的逼迫,表現的淋漓盡致,能強烈的感受到,內心世界與外在事實相互拉扯的痛苦。〈哭墓〉為其二印象深刻的場次,英台與馬文才的嫁娶之日,沿途經過南山,英台看見山伯之墓,下轎,痛哭於墓前,突然陰風豪雨大起,墓裂成兩半,英台將一隻袖子不斷的小幅度旋轉於臉前,表達無窮的思念及無邊的糾結,最後縱身跳入墳中,跟隨著山伯幻化成一對美麗的彩蝶,朝著幸福的天際飛翔!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經典傳奇,很榮幸也很開心能有機會進到戲院欣賞《山伯英台》這一齣好戲!

P_20150519_214251_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olkanddrama 的頭像
    Folkanddrama

    Folkanddrama的部落格

    eef20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