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5/9 薪傳歌仔戲劇團-薪傳經典再現大稻埕<山伯英台>
梁祝風潮,在1960年代是最經典的黃梅調電影,足以媲美西方”羅密歐與茱麗葉”,對經濟正在成長而愛情婚姻方面相較不自由的當年台灣,梁山伯與祝英台成了最佳愛情代言人,雖然最後的結局是哭倒墓碑,雙雙化作彩蝶飛翔,但也成功傳遞了無非必要,請勿阻擾真愛進行的訊息啊!
第一次自己買票前往大稻埕看戲,迪化街的街景始終保留著紅磚年代久遠的氣味,我想在這樣的建築氛圍環境中欣賞最能代表台灣傳統文化的歌仔戲曲劇,也再適合不過了吧!
薪傳劇團將<山伯英台>的劇情分成十幕來演出,分別是草橋結拜,學堂,遊西湖,英台抗婚,訪英台,安童哥買菜,樓台會,討藥,歸天,哭墓。一開場的草橋結拜山伯與英台因為迷路而相遇結拜為兄弟,在學堂裡,馬文才以誇張脫線的表演手法搏得觀眾哄堂大笑,在遊西湖中英台不斷向山伯暗示自己其實是女兒身,而憨厚正直的山伯絲毫未發現何處有異,最後當英台直接坦白說出女扮男裝這一事後,山伯恍然大悟而難掩嬌羞之情。山伯腦中不斷細數著英台所說的二八,三七,四六的日子,好不容易日子到了山伯滿心歡喜地來到祝家提親,但人世間總是有太多的事與願違,從銀心口中得知英台已許配他人。不意外地山伯帶著絕望的心情返家後便一病不起,而心中滿溢對山伯遺憾思念之情的英台卻被母親阻擋在門外,山伯最終是帶著悲憤傷痛的心離開世間。不久後英台大喜之日便來臨,當迎娶隊伍浩浩蕩蕩的經過山伯埋葬的南山時,英台不顧眾人反對執意要下轎祭拜,當親眼看到墓碑上著實刻著山伯之墓時,英台滿溢的悲痛不捨之情像大江流水般宣洩,而墓碑頓時一分為二,英台毫不遲疑的縱身跳進墳中,與山伯化作彩蝶,從此便不再分離。
在看完薪傳的山伯英台後,可以更深刻的感受劇情的情緒起伏,有別於以往電影總要隔著一層螢光幕的體會,舞台上的演員必須一氣呵成的呈現所有劇情,服裝,佈景,道具也都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更換,演員們就像把自己的靈魂注入了角色中,儘管飾演梁山伯角色的是一位女演員,也絲毫不遜色的將山伯對英台的愛慕,期待,嬌羞,悲痛,遺憾之情詮釋非常到位,飾演英台的女演員在哭墓的橋段也著實地讓觀眾肝腸寸斷。歌仔戲曲質樸自然的藝術特質,同時蘊藏堅韌充滿力量的生命力,才真正傳達出屬於台灣的文化和時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