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君王李存曆,執掌太原府;街頭賣藝女劉四兩,四海為家,兩個身分懸殊、判若雲泥的交集,究竟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一段不被眾人看好的姻緣,因李存曆的堅持,劉四兩還是成了晉宮皇后。 只是,成為國母不代表迎來安逸的生活,昭陽之位,眾所矚目, 四兩必須更加謹言慎行去面對每一次難關, 而四兩皇后也靠著自己的聰慧和冷靜,突破了一次次的困境。
只是,四兩一次無心之謊,卻造成了父女分散、夫妻反目。出身寒貧的她,竟欺騙大唐皇上自己的身世是劉備與劉邦後代、四川富豪之女,不承認一輩子待在戲班子的父親。四兩究竟要為了鞏固自己的皇后之位, 但和父親形同陌路,且不被丈夫諒解;或是承認父女關係,就得面臨欺君之罪和眾人的訕笑…… 到底,四兩皇后該如何抉擇?
整個故事分為兩幕,第一幕為皇后之爭,描寫劉四兩在某次的戲劇演出和晉君李存曆邂逅,在演出後晉君前去私會四兩,並在城隍為證之下締結婚約。但在此同時,黃巢率兵來犯、且大唐天子賜婚的李珂公主也抵達晉宮。在這樣的「內憂外患」下,李存曆之皇弟李存香誤中敵軍激將法,身首異處。黃巢將存香首級拋入城內,恰巧落於李珂公主手中,公主驚嚇拋掉頭顱,而四兩強忍恐懼,不只捧住王弟,也捧住了她在朝陽的地位。
第二幕皇后之父,首先提及劉四兩之父劉八萬出城訪友,卻誤被黃巢大軍抓入營內。而正因為同為山東人,黃超酷愛劉八萬的曲調音韻,遂將其留在身邊。這時李存曆因痛失親弟而臥病不起,劉四兩一肩挑起所有重擔,不只掌理後宮,還激勵了軍事和百姓,深受大臣們讚揚。存曆病情轉佳後帶兵潛入敵營欲斬黃巢,恰巧遇到劉八萬,兩人裡應外合,順利擊潰了黃巢大軍。八萬知道李存曆身分後,一同返回晉宮,認女後發現女兒面無血色、感受到了女兒的為難,只好含淚配合四兩演出,否認父女關係,黯然離宮。而後幾經波折,大唐天子得知四兩真正身分,原以為會降罪於她,幸好皇帝仁慈英明,赦免四兩的欺君之罪。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四兩也與父親重修舊好。
這是我第一次踏進國家戲劇院看歌仔戲,老實說一開始相當擔心自己能否接受將近四小時的傳統戲劇,但我不得不說,能夠毅力數十年,明華園相當有一套自己的本領。首先從舞台設計上來看,背景與道具都做得相當精緻,我在欣賞戲劇的同時也不禁深陷於佈景所呈現的氣勢,人物服裝上也都相當精細,不僅能反映人物的地位,同時也彰顯角色們的個性,譬如大唐公主李珂驕縱的脾氣,就用粉紅與艷紅互相搭配以襯托其氣質;街頭賣藝人的劉八萬,仔細端詳甚至可見其衣著上有些許的塵土及補洞痕跡;不同身分下的劉四兩雖有不同的衣著,但在其穿著喜好如顏色、髮飾等也都有做延續,相當細心。另外最讓我讚嘆的是燈光的切換,燈光不只配合劇中人物情緒的轉折做切換,甚至能與歌仔戲的音樂合拍,呈現出相當令人震撼的聲光效果之感。
再來人物詮釋的部分,李存曆由孫翠鳳老師領銜主演。孫老師不愧是傳統戲劇中的無敵小生,神韻、腔調與演技相當令人折服。皇帝所擁有的天生霸氣,與李存曆善良又文武雙全的形象,都在孫老師的演技下活靈活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孫老師在劇中偶爾會跳出戲劇角色框架,用自己的真實身分演繹或開玩笑、與觀眾對話,相當親民,台下所有孫老師的粉絲都興奮不已、我們幾個初次看戲的人也笑得相當開心,每一次這樣的脫線演出總是掌聲雷動,只能說孫老師的魅力真的無人能及。劉四兩由明華園的當家花旦鄭雅升飾演,鄭老師將四兩的聰明慧黠詮釋得相當精彩,情緒也相當飽滿,第二幕與父親不得不分開之時,將全劇的情緒推到了極致,哭腔與嘶啞的對話讓已經相當入戲的我們險些都要跟著掉下淚來。另一個也常打破框架的主要角色是劉八萬,由陳勝在演出,其飾演丑角的功力也是相當深厚,台下經常笑得人仰馬翻,不僅國語台語穿插、還時不時會開一些與時事相關的玩笑,為這齣戲錦上添花。
最後是劇情與呈現的部分,也是我覺得有些可惜之處。大體來說整齣戲劇結構相當縝密且完整,只是最後戲劇收束之處實在甚為古怪,也就是大唐天子認為劉四兩七君之罪只是無心謊言、為自己父親的身世撒謊只是出自善意的謊言的部分。因為劉四兩在先前的戲中總是展現出過人的智慧與毅力,本以為她能夠想出兩全起美的計策,卻沒想到只是由天子的赦免而躲過一劫,在前面情緒醞釀了許久之後對這樣的結局不免有些唏噓之感。武打戲的部分也略顯生疏,與黃巢旗下大將大戰時甚至有演員的頭飾掉落,武器相交時偶有不在音樂拍子上的時候,也是美中不足的地方。但大致來說瑕不掩瑜,四兩皇后這齣戲依舊是精彩萬分,從座無虛席與台下熱烈的反應來看,這部明華園的年度大戲真的相當成功。而對我這個第一次認真坐著觀看完整部傳統戲曲的新手來說,整部戲不會穿插太多讓人疲乏的典故與高深道理,是個輕鬆、但又有刺激與虐心的情節,這樣的安排相當適合現代人。在接受三個多小時的古典戲劇洗禮,我想明年明華園的歌仔戲,我應該不會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