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一次接觸之崑劇,是亙古流傳的淒美神話「梁祝」,本來就有一定的張力,因此對於崑劇,並無因此留下特別深刻的回憶。

 

  而這次至師大,觀賞台師大崑曲社創社五十五週年紀念公演<<何處玉人來>>,最大的體悟,大概就在於演員對於一齣戲劇當中,扮演了何等重要的角色。

 

  此次紀念公演,並非完整演完一齣戲,而是擷取戲中某一小段來演出。開場還有兩位教授做引言,稍微的解釋公演每一小段戲的重點,對於其中一位教授,所評論的一段話,印象十分深刻「傳統戲劇精華在於演員,中國戲曲不若西方歌劇,有龐大的舞台道具做為輔佐,而是靠演員的聲音、表情、動作,在配上台詞去營造出戲劇的氛圍。」

 

  若要簡單的區隔出,中國傳統戲曲,與西方舞台劇、現代戲劇最大的差別,大概就在於佈景了!學過基本戲曲的都知道,中國傳統戲劇舞台,並沒有那麼多的金錢、空間,可以去容納很完整的背景,所以演員們常常需要用動作,去傳遞出各式各樣的場景。因此演員就是整場戲的靈魂,一個好的演員,可以帶領觀眾完全進入戲劇的氛圍中。

 

  第一段戲是《水滸傳》中的〈刺莊〉,排在開場只能說是有些許的小失敗,演員似乎是師大的學生,除了身段不熟練以外,動作與音樂配不上,唱起曲子來也中氣不足甚至對不上拍子。讓才聽開場就很擔憂是否今日公演水準皆為如此?

 

  但第二段《西廂記》的〈跳牆著棋〉,則是完全顯示出了,開場時兩位教授引言,不得不說,這段戲中,《西廂記》中原先應是配角的「紅娘」,反而在這段戲中,成為了最搶眼的主角,而紅娘與張生的互相應對,更是讓我深深跌入這場戲劇的氛圍當中,甚至在心中暗自嘆息,若紅娘與張生活在現代,那麼或許會發現真愛其實不應該是崔鶯鶯,而是那個與他極有默契,且更貼近的紅娘。

因為這段的演員實在是令人印象深刻,翻了下節目單才知道,原來紅娘與張生,即是昨日在中山堂挑大梁的主角,怪不得二人默契佳且演起來生動活潑,完全一掃原先對今日公演的低評價,完全是稱的上水準之作,就算只有那麼一小段的戲,劇情卻完整且生動,令我十分扼腕前日未前往中山堂,看牡丹亭』,看此二人對戲,一定是十分過癮。

 

  接著兩小段戲,是尋夢,與刺虎,兩段演出的演員應該是學生,雖不如第一段那麼緊張,但也並無令人驚艷之感。

 

  最後一段,原先飾演紅娘的蔡孟珍教授,改飾演「楊貴妃」,因為有了前一段戲的驚艷,因此在未演之前就很期待看到這段戲。而結果也不出所料,十分讓人享受,完全的可以投入在劇中,就算這段戲的劇情張力十分微薄,但是成功的演員,仍然讓人家十分融入其中,加上最後一段,是偏向於較輕鬆的段子,因此公演的最後一齣,讓在場的都笑的不停,十分歡樂。

 

  整場公演,實著映證了,演員是戲中靈魂之道理,而中國戲曲之演員更是重要,在一個幾乎沒有修飾的條件下,表演出來,演員的功夫多深,幾乎是一目了然。而這場公演,雖然不若看完一整齣完整的戲劇之過隱,但因為場地關係,演員與觀眾的距離極進,又別有一番的風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olkanddrama 的頭像
    Folkanddrama

    Folkanddrama的部落格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