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上這堂課的一開始,就覺得這門課程很有趣,從戲曲裡面很多元素去多方面探討戲曲這個東西,而在我因為這次報告去國家劇院已經是兩三年前的事情了,那時是去看老師指定的音樂劇 ,這次再造訪,依然覺得國家劇院是一個大而寬敞舒適的看戲空間,這次去看的戲叫《玉簪記》是明‧高濂著,全劇三十三齣,是傳統戲曲中深受歡迎的一部「愛情喜劇」。除了崑劇之外,京劇、川劇、越劇等皆有依據崑劇的改編版本。故事背景寫南宋時期,潘、陳兩家指腹為婚,結成兒女親家,男方玉簪下聘,女方則回以扇墜一枚。潘生與陳女長大成人後,不料兵禍四起,陳女嬌蓮在逃難中與母親失散,只得避身道觀之中,帶髮修行,法號妙常;潘生必正則是因為應試落第,羞於歸家,遂改道前往道觀拜訪姑母,兩人因此在觀中巧遇,而展開的一段打破禁忌的愛情故事。由於劇中人物性格鮮明,高濂著意填詞,「摘其字句,可以唾玉生香。」曲牌旋律優雅動人,歷代伶人已將其表演形式琢磨至經典的地步,非常受到文人雅士與一般崑迷的喜愛。 《玉簪記》經常是串折搬演,集中在兩人愛情的禁忌性上,結束於秋江送別的淒美離情之中,對於何以名為《玉簪記》?劇中人物的身世、性格與這一段愛情的原委與結局都未與著墨。,打造這一極富「文人情致」特色的愛情輕喜劇─崑劇小全本《玉簪記》。以玉簪信物貫穿全劇,經過多次原著文本與傳世曲本的對照商討,重新建立劇情架構為:序曲:遇難,1.譚經‧手談,2.茶敘‧琴挑,3.問病‧偷詩,4.秋江‧合盟。其中手談、茶敘都是膾炙人口卻久違於戲曲舞台的折目。冀望還原《玉簪記》情真意切的傳奇原貌、優雅豐富的人物氣質、光燦典麗的對白曲文、扣人心弦的琴曲、唱腔以及細膩生動的表演形式,將崑劇黃金時代的審美情致與喜劇風格再現於當代劇場之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olkanddrama 的頭像
    Folkanddrama

    Folkanddrama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