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闖堂》開門見山以小說裏常見的情景英雄救美為開頭,不是才子佳人,就是書生千金的套路,薛玫庭救被吏部尚書公子吳獨調戲相國千金李小姐,而後吳獨又劫持漁女,遭薛玫庭打死的下場,男主角為正義之士,自然而然前往公堂投案自首,此時,尚書妻子楊夫人得知消息,以誥命身分壓胡知府立刻判案斬決,而身為女主角相國千金的救命恩人,小小ㄚ環春草闖公堂救人,引發後續波瀾起伏、妙趣橫生的情節劇情裡的誤會與巧合,造就一對的佳偶結合。

    當中我最喜歡的一段是在前往相國千金的住宅,春草與胡知府的互動,春草擔憂事情曝露,因此戲弄胡知府,希望藉此推延時間,轎夫們抬著「無形的」大轎一會兒上山,一會兒下山,忽緩忽急,胡知府與春草各自展現自身功力,集好笑與好看在於此段呀!從誤會到相認姑爺再到團圓結局,ㄚ環春草為一重要角色,串聯此齣戲的關鍵,她的聰明勇敢,瞞天過海促成良緣。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仔戲之白蛇傳觀賞後心得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戲謔,玩笑也。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獅吼記》是我人生第一場現場觀看的崑劇,多次事後回憶都是驚喜與喜愛,同時也感到十分幸運,其一有幸,是初體驗盡是在古色古香霧峰林家花園度過,使我與戲劇能拉近距離:其二有幸,是觀賞的戲曲便是眾所皆知並耳熟能詳的《獅吼記》,對我這初學也是首次觀賞崑劇的熊生來說不但不吃力,還能跟著劇情一路與四周的觀眾暢懷大笑。
因必須在四小時的時間內先後參觀霧峰林家與崑劇欣賞,所以整體行程的安排較為倉促,戲曲的表演也只有兩齣,對於以事前在家中做好功課的我與妹妹來說,總覺得還不滿足。 但不滿足並不代表不滿意,相反地,而是對戲劇引發了興趣與喜愛才不禁抱怨時間過短,顯得我與妹妹貪心且不知足。
我們很貪心,連座位的選擇位置都斤斤計較,就是不要正對舞台的坐席,反而直奔左側二樓的平台,因為那兒可是過去夫人與小姐們專屬的位置,連上樓的梯子都有木門掩住,以設計而言,這條通道還能讓夫人與小姐們直接從廂房來到大花廳,沿途可是保護的完完整整,沒有拋頭露面的可能。 也因為位置的選擇,我與演員的距離非常貼近,能觀察到角色的每一分神態與動作,連細微的瞪眼、挑眉皆能細細觀賞,使心靜更加貼近劇情。其中印象最深便是被柳氏的藜杖嚇的一愣又一愣,待接近劇末而入戲更深,連柳氏的一聲高音都下意識的繃緊神經,像極了台上挨打的季常。
且有關動作之精細,雖觀戲角度並非最佳席位,但從略左後的視角欣賞,反而能看見道具的精美以及演員在科白上的細膩。舉例柳氏在開關珠寶盒的過程,每一格抽屜皆有扣環與裝飾,這是坐在正對舞台的位置所無法觀察與欣賞的。再舉季常替柳氏梳頭的動作,雖作為梳子的道具無法與假髮進行直接的接觸,但季常在柳氏撥弄髮梢的小心翼翼以及梳理後細心的將短髮從梳子上拿去的動作,都精細且自然的不可思議,當然,這些動作也因為角色相疊、道具相交成了我們較側方的觀眾才能欣賞到的好運。
而在之中的過程,我也開始比較現場欣賞與平面影響的差距。現場的震撼與時空背景那是基本且無法替代的,可是比起那些,我更體會到了「鏡頭」的重要。平面的影響因拍攝角度,可以同時將正對位置的衝擊與側或後的精細匡入畫面,但這些影像卻非由自身發現也並非己出的視角,少了自主去融入戲劇的觀察與那份主動。我想,這分主動便是「入戲」與「出戲」的差別。 再論這份主動的觀察,我想也是需要功力的,如同老師所說,要不是有幸相遇《獅吼記》這較通俗的劇本,只怕我也難以進行觀察,因區區想理解角色說唱的內容便耗盡腦力,怕是無法去融入角色情感、觀察科白以及開心且放鬆的隨著劇情或喜或悲。

最後,因自知不足,所以對於本次觀賞也只能講述到角色科白的部分,關於劇本本身的安排只覺得精彩,還暫時無法提出異議或更好的講評,希望下次能多多累積實力,才能從另一個更深且更完整的角度去觀賞崑劇。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只相似。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地下街近日正在推廣戲曲月的活動,接連在北門站附近地下街廣場舉辦了多場免費的戲曲表演,劇種包括了歌仔戲、崑曲、布袋戲以及黃梅調等。我看的天地情,講述的是白蛇傳的故事,但由於時間、場地以及考慮現場群眾的問題,只選了《西湖》《驚變》等,簡單地從白素貞與許仙相遇西湖、兩人相悅成親以及端午驚變為止。

我曾進戲院看過幾齣劇,但卻幾乎沒有看過傳統的野台戲,引此這次在台北地下街的觀戲,於我而言可以算得上是頗奇特的初體驗。在這種開放的廣場看戲,理所當然的表現不出正式舞台上會有的精美布景與調控得宜的燈光,甚至連音響效果都有些差強人意。不過因為場地很小,能夠很輕易地捕捉到演員的眉目流轉,尤其是演員之間的互動,有些極細微的表情若不夠接近還真看不到。以往看戲,通常都買二、三樓的票,往往看不清演員的表情,僅能夠感受唱腔與身段,因此這樣的演出形式雖然簡陋,但也讓觀眾感受到不同於劇院演出時的體驗。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晉國君王李存曆,執掌太原府;街頭賣藝女劉四兩,四海為家,兩個身分懸殊、判若雲泥的交集,究竟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jimmyshih0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京喜的演繹──當代傳奇《仲夏夜之夢》(江冠儒)

 

貍子六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語創二甲110302113楊佳琦

 

iceberg5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初次進入國家戲劇院看戲,選擇的是唐美雲歌仔戲團於二〇ㄧ六年全新製作的《冥河幻想曲》,選擇此戲的原因很單純,就是怕剛踏入國內戲劇領域的自己,受不了看似沈重的古典戲曲,因此選擇了帶有外國色彩的國內戲劇(跨界的傳統戲曲)。

        《冥河幻想曲》改編自希臘神話,以東方視角重新詮釋死神的人間之旅。原本只是每日奉命做事(帶走亡靈)的冰冷死神來到人間之後,隨著與人類的相處,心也漸漸被情感溫暖,體會到愛情與生死的重量。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