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在網路上搜尋戲劇列表時,我不明白這齣戲名的意思,看了介紹後我馬上決定看這齣戲,因為我認為這個題材很現代化,值得觀賞及討論。從小在台北成長,從來沒真正踏進戲劇的殿堂,在一個春天的午後,我來到大稻埕戲苑觀賞《王魁負桂英》。

進場後我發現大多數都是銀髮族,等到演員們開始表演後,我才發現原來這是歌仔戲。雖然我聽得懂台語,但有些不常用的用詞還是需要字幕的輔助,我認為場地兩側的字幕有待加強,有些曲調的字幕沒出來,或演員已經唱到下一段了字幕還停留在上一段,切換字幕時一直沒辦法順利找到字幕,要翻閱了好幾張投影片才找的到適當的字幕,這點看來感覺負責字幕的工作人員很不用心。

從小跟著祖父母一起觀賞電視中的歌仔戲,這次能在現場看演員演出,感覺多了好多不一樣的感覺,無論是演員的表情或歌聲,我都覺得很生動,真希望我是坐在第一排觀看演員的表演,若是坐第一排一定能更融入情境。

這齣戲劇採用倒敘法,一開始先演桂英是個女鬼他要求返回人間捉王魁,之後慢慢鋪陳將故事娓娓道來,主要是說一名書生王魁在未考取功名之前遇見一位名妓名為焦桂英,她對他很好,也用金錢贊助他、請老師教導他,使他能順利前往考試,當時他們決定訂下終身,白頭偕老,而王魁也有對著神明發誓不會拋棄他的妻子。等到王魁考上狀元後,貪圖利益,娶了一名大官的女兒,桂英後來上京尋找王魁,發現他變心,而且對自己狠心、不留情面,傷心的桂英自殺後變成女鬼,將王魁抓走。

演出約45分鐘後有中場休息15分鐘的時間,我對於布幔很好奇,想靠近一點看看是否能從下方看出什麼端倪,不過還是沒能滿足我的好奇心。換場景時布幔會跟著切換,演員會自己製造走了一段距離的效果,例如演員們會自己在幾步路的距離多繞 一兩 圈,例如王魁明明就在只有距離王母 兩公尺 的距離,王母還是走幾步轉彎後再走幾步,製造出距離感。

這部劇的高潮乃是在尾端,狠心的王魁在桂英來尋找他時派他的手下打桂英,命令他們要將她打死,王魁的手下有四五名都在棒打桂英,此時有一些套招,幾名手下在台上翻了好幾個前翻滾及在地上翻滾;現場看套招的動作覺得好有臨場感,真實的人物就在你眼前製造出這些效果,原來現場看動作片會這麼的刺激,這是在電影院裡也感受不到的感覺。另外,自殺後的桂英來到王府,演員用服裝一黑一白的兩個人來區分桂英的人身及鬼魂,讓王魁覺得處於幻覺及現實分不清的狀態;這段的配樂節奏明顯加快,燈光效果也變換得很快,讓台下的我也精神變得緊繃。

看完這戲劇後,反觀現代人的愛情觀,我覺得人性從古至今大致上都是一樣,只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及價值觀的改變有所差異,一個從困苦的環境苦盡甘來後來變身為有錢有權的人,他能保留他原本的個性嗎?他能遵守對於家人或愛人的承諾嗎?還是他會變成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呢?王魁為了功名拋棄他的妻子,而他的母親也過的不好,在王魁離開家鄉後音訊全無,擔心兒子是否平安的母親每天都非常思念王魁,在一個不留神的情況下房子被大火燒光,沒住所的王母在找到王魁前開始過著流浪的生活,由此看來,王魁也稱不上是孝子,等他成功後也沒讓母親過著好日子,只顧著自己的榮華富貴。環境會改變一個人,現代的媒體及戲劇也常常將變心及不孝的戲碼融入其中,這樣的議題值得我們思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