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齣戲主要是在敘述1910年代的北京開始,也就是男旦時代,全團成員皆為男性。鳴鳳班老班主過世,知名老生白鳳樓買下戲班,原白老闆年輕時也曾是戲班一員,只是當初因故離開戲團,從此改行老生。鳴鳳班年輕男旦小雲仙,也正與當年的白鳳樓一樣,面臨著當時社會習俗中,男旦最隱諱難言的痛楚。小芸先憤而出走,同樣改行老生,改名華雲,二十年後與年邁的白鳳樓在戲台下重逢,在海派京劇與京朝派打對台的上海灘,他決定與師父合演《搜孤救孤》,扶著師父一起謝幕….。下半場已是1979年的文革結束後,華雲之孫華長峰,下放內蒙某京劇劇團,而當年在文革動盪中背叛華崢,間接促使華崢落水而亡的茹月涵,懷著贖罪的心情來道塞北提拔華長峰同演白蛇傳,戲裡是許仙背叛白蛇,現實人生正好相反,恩仇難斷的情感糾葛,只好在戲裡求……

看完整齣戲,絕的故事內容編寫的非常扎實,不鬆散,而且非常的緊扣人心,讓人能跟著劇中人物一同穿越歷經了百年的戲班,而帶領個觀眾穿越的其中重要角色之一當然就是那雙紅色繡鞋,從一開始的踩蹺樣式到最後被修改為普通的平底鞋,也象徵著時代的變革與哀戚。一開始我看不懂為什麼小雲仙不肯學盜仙草的原因,而後來他與師父白鳳樓說出:『你讓我像個女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也不懂,出了劇場後與同學討論才知道原來戲中所說的男旦最隱諱難言的痛是指當時代只要是長相斯文或是可以男扮女裝的男旦都必須與師父同睡,也難怪後來師母與小雲仙說:『你能忍的你師父忍,你不能忍的你師父也吞下肚去』這才揭露了原來當年白鳳樓也是了這樣文化的受害者,也因此白鳳樓離開了戲班,改唱老生。從簡而看,這齣戲不過是一個華雲家族的歷史因果劇,一開始的華雲憤而離戲班,後來才了解師父愛徒的苦心,之後華雲之子華崢與茹月涵的一段情,才可說是本劇的高潮之一,劇中劇的表演方式,一齣白蛇傳,也道出了開場時,白鳳樓的一句話:『戲外的不圓滿 從戲裡求』戲裡是許仙背叛白蛇,戲外是白蛇背叛許仙,也因此後來小茹懷著贖罪的心情找上華崢之子華長峰,當那雙小繡鞋又再度出現時,我與小茹一同倒抽了一口氣,因為那雙繡鞋可說是貫穿了整齣劇的一個符號象徵,以及當初華崢送小茹時的真心真意,最後卻遭到背叛,可小茹其實也不是存心的,事隔多年之後,當小茹又再次看見那雙小紅鞋,其複雜心情可想而知了…..

看這齣劇的時候,必須一邊看一邊回想上一代發生了什麼事,以至於這一代發生了這樣的事,所以我說這齣劇編寫內容真的很扎實也很深入人心,雖然不是生在同個時代,但經過同學的討論之後,不免覺得有些哀悽,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變革及悲戚之處,而生在那個時代的人們也必須因應了生活勇敢的面對這樣的社會現實,又再人性的掙扎抉擇間難免發生一些令人不勝唏噓的故事了

p.s  魏海敏的唱腔 我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