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呈祥聽到這個名字,第一聯想當然是祝賀人家結婚的成語,表吉慶之事,也是一種吉祥的兆頭,而這句成語是緣自於《孔叢子.記問》:「天子布德,將致太平,則麟鳳龜龍先為之呈祥。」,而這齣劇講述內容正是有關劉備與孫尚香結婚之事,兩人的身分也正是為龍為鳳,我認為用龍鳳呈祥來作為劇名正是恰當。

簡單介紹一下此劇,《龍鳳呈祥》是由《甘露寺美人計回荊州》三劇合演,內容是取材自《三國演義》第五十四至五十五回,講述孫權為向劉備討回荊州,故與周瑜一同設下美人記,騙劉備過江娶親,沒想到在喬玄的促使之下,吳國太在甘露寺會面劉備,決定將孫尚香嫁給劉備,新婚兩人的濃情蜜意使劉備不想回轉荊州,趙雲便動用諸葛亮的錦囊,誆騙劉備回荊州,孫尚香也陪同一起,張飛前來接應,打敗周瑜後,四人一同返回荊州。

這次選擇京劇來欣賞,也是第一次買票入場觀戲,與上次在廟埕野台觀看歌仔戲有很大的不同,雖然環境安靜了許多,但國光劇場和真正國家戲劇廳仍有一段落差,硬體音響投影不夠完善,甚至旁邊的榮民伯伯還在喝中藥、吃餅乾,可見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想得到更好的觀戲品質,軟硬體與觀眾都是需要約束的。

這次觀賞的劇段,若是喜歡歷史故事的人應該都很熟悉,但不巧我本人就是一個討厭歷史故事的人,對劉備、孫權等都是聞其名而已,所以整場戲看下來,不是忙著抄錄筆記準備回家寫劇評,就是一直詢問一起觀戲的男友那個人是誰,所以我深刻的覺得,身邊一定要帶個人和你一同觀戲,兩人可一同分享討論,就像喝中藥的榮民伯伯,身邊也有個老婆隨時幫他遞上紙巾擦嘴。

雖然在對故事內容一知半解的情況下,我仍認真觀看完整齣戲,也特別研究了他們的服裝飾品,配合上課所教,我發現國光劇團的戲,雖然服裝也順應潮流有些改變,但大多還是有著傳統的元素,如孫尚香之母,身為太后便身著華麗的環龍帔,而劉備和孫尚香成親時的喜服,也是配合他劉皇叔身分的蟒袍,下擺也繡著十分精緻的水紋。從服裝也可看出這個人的個性與現在的情況,如諸葛亮就穿著配合他的灑脫,僅戴著藍帽,身著漁夫裝,手持扇子。而這此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武將的穿扮,無論大將如趙雲張飛,或是小將們,武將的裝扮都十分威武,身上插著的旗幟隨著腳步移動,更顯磅礡氣勢,而這次剛好是孫權劉備的東吳,和趙雲張飛的蜀漢兩國對立,因此我也特別注意到原來兩國的武將身上穿扮雖然大同小異,但是東吳的將領腰間會綁著藍帶,而蜀漢便著紅帶,以此來區分,回家查了一下,不清楚這顏色是否就是代表東吳與蜀漢的顏色,但能有這小發現,也成為那天的小小開心。不過身邊的其他伯伯設備超齊全,看戲也隨身帶著望遠鏡,一有人物上場就拿起來認真細看,也讓我自嘆不如、嘆為觀止呀!

而除了服裝,另一個重點正是臉譜,這次看的戲沒有太多的臉譜,僅有孫權屬於淨角,上了水白抹臉,勾勒了本眉與眼後的皺紋,代表他的心機奸詐與心思縝密。其餘的都僅有畫上一般粧容,另外曲目部分,讀過牡丹亭後,原本以為應該也有許多曲目可以欣賞,沒想到這齣戲都是以「西皮」的腔調為主,再加以變化成「西皮倒板」、「西皮慢板」、「西皮快板」、「西皮搖板」和「西皮流水」等,唱腔輕快明亮,配合三國鼎立的情況,表達出激昂、奔放的感情,我覺得是恰到好處。

而這次的孫尚香原本是由劉海苑與陳美蘭一起演出,沒想到陳美蘭卻因病無法演出,也讓我十分好奇為何此劇需要兩位孫尚香,但孫海苑的聲音溫婉,唱著西皮慢板時,更猶如催眠曲,差點就使我墜入夢鄉。

回顧看戲的那天,與撰寫劇評的當下,傳統戲曲的奧妙還是讓我深深著迷,從簡單的唱詞與走步、眼神,就能流露出深刻的感情,俗話說「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謝幕時滿滿的掌聲,我想這就是戲子們甘願花費一切時間,克服一切辛勞所得到最甜美的成果。

「龍鳳呈祥非偶然,千里姻緣一線牽」,劉備與孫尚香的愛情,起自政治鬥爭下的產物,卻成就出一段真心的愛戀,流傳千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