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我跟同學一起去看國光劇團的《雷劈張繼保》,我很喜歡看舞台劇,也喜歡看歌仔戲,這次看的是用傳統戲曲的表演形式演出的舞台劇,舞台很小,左右兩邊還有字幕,蠻新鮮的,因為小時候看歌仔戲也沒有所謂的字幕可看,我的座位在二樓,四周都是學生,坐隔壁的應該是大陸來的學生,有很重的口音,在戲演出時不斷的聽她們在喊:好阿!唱得極好!頗激動的,向下看,舞台比較小景也沒有舞來劇來的多、花樣也比較少,背景就是用一塊布上面有畫上畫,降下來當背景,我面對舞台的右手邊有配樂的一些人,手拿樂器有板鼓、拍板、木魚、鑼、鈸、三絃、秦琴、京胡、嗩吶…等等。道具與動作上都比較簡單,都是以一個動作,拉門關門的動作代表進到屋內,一個舞台的圍繞走了一圈就表示換到另一個地方,當張繼寶成功考取功名後騎馬巡邏時用手持道具在舞臺上繞一圈代表騎馬到達目的地作為象徵,這樣簡單的動作就可以表現出來演員傳達的,這是傳統戲劇的特色之一。

    《雷劈張繼保》的故事是在講孝順的,自古以來在傳統的中國思想中,都是「百善孝為先」孝順一直都是我們要遵從的觀念,這故事就是在說明孝順的重要,不孝的張繼保把辛苦扶養他長大的養父養母活活氣死,最後他慘遭雷公劈死,我想這也是藉由傳統戲曲的表演,宣揚了孝順的觀念教育百姓要「孝順」,因為以前沒有很多人受教育,藉由故事的方式傳達正確的道德觀念,但全戲我認為太長了,中間部分有點燜,到最後時,張老先生與張老婆婆看到兒子考取狀元回來時,它們身上的衣服有很強烈的對比,老人們又老又跛衣服又破生活困苦的乞丐,兒子則是風風光光的,身穿火紅亮眼的官袍、頭戴著烏黑亮麗的烏紗帽、帶著將領侍衛們來巡堂,強烈的對比配樂的音量也慢慢加大,最後張繼保的不孝慘遭雷劈,全戲達到最高潮,以上是我這次看戲的心得,我覺得傳統戲演員的唱腔、歌喉真好,氣很長穩,與舞台劇真的很不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olkanddrama 的頭像
    Folkanddrama

    Folkanddrama的部落格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