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身著一襲紫衣外罩青藍的衣裳,上揚的眼角像是要把人勾倒一番,時不時擺起蓮花指,體態嬌柔,若要是生在古代,恐怕人人都要拜倒在她的石榴裙底下,誰也沒想到,這女子性子倒是是嬌蠻潑辣,站在高大的高官武將中氣勢也毫不遜色,甚至連皇帝都要怕上幾分,陶三春就是這樣一位打破時代窠臼的五代女子,。

   劇中,柴榮登基為王前,曾與趙匡胤、鄭子明()、高懷德結為拜把兄弟,後來當了皇帝,便加封諸位兄弟為王。待天下太平之時,二哥趙匡胤便將內心積壓已久之事秉奏皇上。原來鄭恩年少時以賣油維生,一天口乾舌燥偷溜入瓜園偷瓜解渴,不料卻被看瓜的陶三春發現,兩人扭打了起來。陶三春武藝高強,鄭恩屢屢被打在地,幸好鄭恩結拜二哥趙匡胤及時阻止。眼看陶女人品出眾,加上其父陶洪也十分欣賞鄭恩豪爽性格,於是便從中撮合兩人的婚事。然而瓜園一鬥竟嚇倒了鄭恩熊心豹子膽,心有餘悸之餘,便和趙匡胤和高懷德商討伎倆以挫挫陶三春之銳氣。陶三春拒絕乘坐縣官準備的花轎,接了聖旨便和胞弟騎驢上京。途中遇到高懷德假扮的響馬,兩人大戰好幾回,仍舊敵不過陶三春擺弄大鎚的功力,不僅大敗還將計策全盤托出。陶三春大怒前往尋找鄭恩,未料他以早先一步逃之夭夭,朝廷被陶三春這麼一鬧,皇帝無可奈何只好命令找出鄭恩,並當晚立即成親。洞房之夜,鄭恩誤以為陶三春銳氣以減,想來個下馬威,未料卻反遭教訓,兩人又大打出手,直到兄弟前來勸解,鄭恩下跪認錯,才得以結束這場鬧劇,歡喜冤家重修舊好。

   《三打陶三春》顧名思義,在瓜田和鄭子明過招為一打,高懷德半路攔截為二打,三打則於洞房花燭之夜。這齣東方版的《馴悍記》,擺脫了以往中國女性溫柔賢淑的刻板印象,雖然女性是戲劇表演常見的題材,女旦的命運卻總是較為坎坷,通常扮演英雄背後的小女人,或是壯烈犧牲的角色,不同的是,陶三春是個果敢主動、毫無畏懼甚至有點俏皮刁蠻的形象,他不是整日獨守空閨枯等愛情的林黛玉,也不是四面楚歌為愛被迫自刎的虞姬,而是身手矯健的女俠,武藝高強性格又極為剽悍,連鄭子明這樣的彪形大漢都為之折服,雖是傳統戲曲,卻以幽默風趣的手法,傳達了現代強調男女平權,女性意識的崛起,十分貼近現代人的思潮。

   縣官在戲中扮演的是丑角,也是我最喜歡的角色之一,不同於官員理當正義凜然的形象,縣官反而十分怕事又愛貪小便宜,臉上畫著一大塊班白,烏紗帽兩旁的帽翅配合著逗趣身段不停搖擺,誇張的語調,加上身旁幾位天兵差史,搭配得天衣無縫,這類的甘草人物很討喜,更為此劇增添笑料,貪生怕事的性格鮮明又和陶三春耿直個性恰好相反,稱職的綠葉搶眼卻不搶戲,也頗有'嘲諷時下官員腐敗的意味。

   這是我第一次觀賞豫劇,事前雖然知道是一齣喜劇,但還是擺脫不了對傳統戲既嚴肅又慢步調的刻板印象,看完這齣戲後,徹底打破我的成見。一開場時,我就被華麗的陣仗給迷住了,演員臉上畫著代表不同身分的臉譜,各個身著華美精緻的服裝和頭飾,腳蹬厚底靴鞋,一一出現在台上,器宇軒昂,儀態萬分,唱起戲來中氣十足,時而雄渾時而拔尖,聽起來十分過癮。中間還不時穿插著武打的動作,演員們可以連翻好幾個跟斗都臉不紅氣不喘的,這讓我想起電影《霸王別姬》裡嚴厲的老班主的總是訓誡:『想要人前顯貴,必得人後受罪。』台上風光,台下不知道要受多少傷,過程中演員偶有意外,但見他們仍不疾不徐完成接下來的表演,實在是令我佩服不已。劇情緊湊又詼諧,看戲的過程中,全場笑聲不斷,甚至到了最後,演員竟講起台語和英語來了,聽著豫劇唱腔式的英文,乍聽之下有點訝異,但聽著那怪腔怪調卻也不禁捧腹大笑。

   這次進戲院看戲,親自體驗舞台的魅力,內心的感受是無法言喻的,也深深感謝豫劇團如此努力不懈的傳承與創新。在座四周幾乎都是中年以上的觀眾,只有零零星星少數幾位年輕觀眾,台灣的近年來文創產業十分蓬勃,然而傳統戲曲卻逐漸式微,有了豫劇團的推動,我們的戲劇精粹才得以被傳承。我所享受的,不只是演員們精湛的表現,更是和四面八方前來看戲的人同聚一堂,共同享受那份歡愉的氣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olkanddrama 的頭像
    Folkanddrama

    Folkanddrama的部落格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