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演出之前,投影片上播放著飾演主角,當時的我正被滿滿人群吵雜聲圍繞,那期待的躁動聲響隨著演出時間倒數接近,而越來越大聲。記憶中的我,不曾站在戲台下觀看,這一次卻讓我有股,身陷在戲棚下看戲的場景裡頭。
首先映入眼前的是,由其他演員先開幕,跳動雀躍的動作,也使我越來越期待。茫茫的迷霧中,包拯處在地獄裡頭奈何橋,隨之先來一段唱詞,又是引來陣陣掌聲。接著,包拯正疑問自己為何身在地獄,不知是否陽壽已盡時,一位判官前來解釋並非如此,是閻羅天子和包拯有未下完的棋局。當包拯和判官,要趁興前往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一對怨侶,也就是劇中的男女主角,冀明月和穆妍兒。
劇情的敘述是使用倒敘法,令人充滿了繼續觀賞下去的好奇心,映入心裡的悸動,隨著音樂和歌聲,一聲一聲的打進。跟著故事敘說下去,其中的男女主角獨愛情正是劇中的重要片段之一,在劇中也示現出所謂傳統的"門當戶對"的觀念,不能這觀念有偏頗,只是對於相愛的兩人,也造成相對的阻礙。雖然遇到些許波折,但是有情人的感情,說動了原先不答應的父母親。
當兩人正因為有父母親的祝福,和獲得了寄託心意的禮物,卻在洞房花燭夜被有心人闖進屋,明月為了和他搶奪敦煌之心,反被刺傷身亡。妍兒趕緊出現,但是為時已晚,有心人走了,丈夫來不及說完話就回天乏術了。被冀母誤解為是妍兒殺害了自己的丈夫,立刻往衙門要提告她婦人不貞。在我們旁觀者來看,每段細節都會讓人感到驚心動魄,不是大場面的刺激,而是,人與人之間所處的地方明暗有異,到底要如何秉持清者自清?妍兒被貪官污陷她不守節操,婆婆也是百般不饒人,妍兒為了不想被屈辱陷害,便自行了結生命。
故事不因為倒敘法的程序,有所遺漏事情的蹤跡,看到這裡已經很清楚明白,受了冤屈的兩人,一方是為了守候得來不易的幸福見證,另一方則是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和操守。所以,希望能夠嚴懲那些惡人,為了只是自己的那口氣,最後閻羅天子答應讓包拯去辦,也讓他們能夠回陽還魂。故事的重頭戲又再度激發觀眾的感官,高亢的聲響彷彿穿透了劇場,慢慢的一步一腳印的抓住時機,要觀眾目不轉睛。畢竟還魂這樣的動作,是靈魂要投射在肉體上,要如何呈現呢?很佩服編劇的想法和巧思,讓他們用歌仔戲衣服的水袖,輕拂過人身上的衣物,便是將靈魂寄託於此。最後,惡人也受了應有的懲罰,明月和妍兒爭回了事實真相和骨氣。
最後結束的時候,所有演出者紛紛出來謝幕,掌聲歡聲雷動的貫徹全場,心中有股莫名的安定,那不是吵雜,而是一種對表演者的尊敬和支持。他們深深的鞠躬,也讓我很想向他們深深致意和感謝。雖然聽的懂閩南語,但是道地的口音,還是要透過字幕才可以了解,映入眼裡的是歌詞,偶爾閉上眼睛,我體會到的是他們想表達給我們的形象,無非只有華麗的衣裳和特效,而是有更深的意涵。
為的是傳承給我們,歌仔戲仍然存在,他們肯花時間策劃,而我也用心去體會這表演,這是一種可以藉此拉近距離,貼近傳統的方式。也許我不能夠非常清楚了解,所謂的戲曲、歌仔戲這類的表演精隨,而體會的方法就是讓我親臨戲院中,用時間、用心情去感受,那樣濃厚屬於台灣的傳承味。自古至今的流變,時間不需要計算,只需要知道自己有何收穫,這些傳統戲曲也可以跟的上時代,而不該認為這學問是一種卑微、疏遠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