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樂音響起,踏著節奏一一走進幕前;瞧著小和尚與書僮四處的指指點點,而小生-張生,踏著沉穩的步伐亦隨後跟上。一口宏亮的歌聲使得全場掌聲響起,不禁的,我也被吸引,隨著觀眾加入長生的行列。經由主角紅娘帶領,俏皮的接應,最後上演長亭送別張生赴考,於此嘎然而止,有心思讓觀眾品嘗思考是張生最後的負心,亦或圓滿與鶯鶯團聚。

  劇情的主軸由紅娘牽起張生及鶯鶯的因緣,逗趣的反應及明亮的聲音,構成活潑逗趣的形象,完全呈現紅娘的特徵,使得觀眾樂開懷;《譴責負心 秋後算帳-鶯鶯西廂記》將我刻板對於張生的負心形象完全扭轉,在故事中我只看見一名深情如此的書生。「忘恩負義」則是崔老太太的背信,對張生的毀諾誓言,使得張生一蹶不振。好在鶯鶯有情、紅娘有義,暗中送信傳情,才牽起這段姻緣。最後長亭送別,劇情於此停下,留給我們一番思想品嘗。

  水袖的擺動,顯得視覺效果更為強烈,不需要過多華麗特效即可吸引觀眾的目光。隨著歌聲、樂音擺動,讓舞台更豐富許多。空廣的場景,只見演員們撥弄水袖、拔尖歌唱…隨著場景變化,擺放幾張桌椅,如同場景重現,一樣栩栩如生的演出,即使是一個開門或穿越長廊的小動作,都可以看出其中的細膩心思。

  一幕一幕的主題,帶動一次次情緒的激昂。紅娘的逗趣引領、張生的深情對待……每一幕都帶起不同的情緒。在張生送別時落幕,讓人不斷聯想不同的結局,是負心背叛還是圓滿喜劇,都讓觀眾自己在心中留下最滿意的結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