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陽關,趑趄卻顧」,在面對陰陽兩界的兩個男人,李桂蓮的身姿可以綽約多姿,在陰陽河挑扁擔表現出一種柔弱的美麗姿態,也可以千嬌百媚,回溫和張茂深的人間夫妻之情,那種動人離情依依的嫣然一笑,是連言語也說不清的真實的愛情,然而一次中秋月對月娘的嘻笑,以玩笑造就了人間夫妻的失散,促成了剪不斷的愛情三角戀,是怎麼樣的愛情濃縮在那如幻似真的闇河裡,是怎麼樣的緣分使人、鬼、神的愛恨糾纏在那樣的死胡同裡,那種驚天動地,感人肺腑的情不是愛情,是一場長留在心中,一輩子無法忘卻而依然沉醉於其中的悠悠蕩蕩之情。

   說到音樂,你可以彷彿至身闇河裡,千種鬼的樣子,千種鬼的聲音,那樣細細長長尖尖的音調,聞之毛骨悚然,觸之不寒而慄,尋尋覓覓的身影,一舉一投足,想拋卻又深深被吸引住的力量是鬼在作祟,六個鬼卒,牽引著男女主角在闇河裡的無路可出,身為迷途者耽溺於情感中的事實,將痴男怨女包所在其中,久久不出。音樂在整場戲裏面來說是帶我們進入那我們所不曾接觸過的媒介,他藉由每個國樂的音效讓我們跨越人間的區域,到達闇河渡口,對於整場情境的安排,音樂並非眼前所見,而是利用聽覺帶出常人所無法體驗到的感覺。

   這是我第二次進入演藝廳看有關曲的演出,別於上次的喜劇,這次挑了個改編自傳統陰陽河的戲,劇情雖然平常,但是裡面的每一個細節,例如人物和人物之間的關係,人物和人物之間背後所隱藏的故事,都是那樣的到位,都是那樣地吸引觀眾的目光,陪襯的角色並不會讓你覺得和男女主角有關係突兀的撩亂感,反而更讓人把那些小人物們的愛恨情仇也一起納入了你所有的感情中,對於陪襯的角色們,你知會發現他們就像是一朵玫瑰中最外層的花瓣,是那樣緊緊相依著花蕊而又獨自外放,對於唐明皇、虞姬、月神、后羿的加入,就像是加深了李桂蓮、張茂深、倪木之間那種悠悠蕩蕩之情,然而卻也將各自的感情別於主角們而獨自展現。

   雖然其夫妻返回人間,乍看下是件好事,但和我心中最想要的結局卻有所不同,我認為李桂蓮多少也有愛上倪木一些,但是千錯萬錯就在於人還是多少會世故一些,人總還是自私一些的,就像是人總離不開金錢的誘惑,總是會因為更好的選擇而捨棄自己心中那真實的感情,我想到底張茂深和李桂蓮終為人,所以也逃不開返回人間的誘惑,但對於倪木和月娘等其他在闇河渡生活的角色來看,從思維上就已經和他們有所不同了,然而男女之間的感情又怎麼可能因為短短的幾個月而有所改變呢?若真是有情,又怎不麼能和世俗的誘惑相抵抗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