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愛情這門課題都是許多人沒有辦法突破解釋,甚至會令人為它癡狂著迷,然而有多少人願意真的因為愛情而犧牲?如果愛一個人就是要讓他過得更好,有多少人願意放手讓摯愛離開自己身邊?又有多少人會選擇自私的佔有?

 

  故事內容主要注重在女主角-李桂蓮,和另外兩位男主角-張茂深、鬼差倪木身上,講述三人之間交錯的愛情。李桂蓮因為不小心得罪了月神,以致被罰到闇河挑水百日。而鬼差倪木見她柔弱,激起了對桂蓮的同情心,百般的呵護她照顧她,同時也不小心愛上了桂蓮。閻王見此,就促成倪木和桂蓮成婚,互相照顧彼此生活。此時,桂蓮在陽世的丈夫陰錯陽差也來到闇河,更巧遇桂蓮,但桂蓮不敢與茂深相認,連忙躲避。而後茂深在闇河中的客棧得知實情,心生大怒,以為妻子紅杏出牆,連忙找桂蓮算帳。後來經過桂蓮的詳細解釋才了解事情的根本。

 

  知道事情的始末後,茂深便去請求月神放桂蓮回到陽世,月神沒有反對,卻將還陽這件事的決定權交給倪木。倪木真的不願意讓桂蓮離開,但她知道兩人終究是不同世界的人,也知道桂蓮很想要回到陽

 

 

 

間和自己得丈夫相聚。儘管倪木對桂蓮是如此的情深義重,仍然選擇

犧牲自己讓桂蓮離開。但就在準備離開闇河的那一刻,桂蓮心中突然感到一絲的不捨。她想起這八十幾天來倪木對自己的疼愛,那種被呵護照顧的情感竟然漸漸左右了她,讓她深深被倪木的愛所感動。比照起自己的丈夫,長期在外經商,那種獨守空閨的孤獨感應該讓她更害怕吧?

 

  《闇河渡》這樣的描述非常吻合現實愛情中人們的心境、愛慕、付出、思念、犧牲、付出、忌妒、憤怒等等情緒,讓看的人了解主角三人之間的複雜情感,也不會有明顯的落差,更使人不自覺的融入故事裡的情節。以我來說,在桂蓮即將離開的那一刻,我就如同在倪木身邊一樣,鼓舞著倪木要勇敢去追求自己的愛情。現在想起來那些畫面都還歷歷在目,非常難忘。

 

  令我覺得可惜的地方是,編劇不曉得為什麼要加入一些奇怪的角色,例如虞姬、唐明皇等等。從頭到尾,我始終不明白他們兩人在這整部戲的地位和意義是什麼。整場戲就是不斷的飄來飄去,時而亂叫時而說教,喜歡用自己的例子來告誡他人愛情可怕之處。就拿最後一幕來說,讓畫面停在茂深拉著桂蓮,而倪木在後面追趕不是令觀眾有

 

 

更多的想像空間?又何必要讓虞姬、唐明皇等人加一句:「情關難過,王侯將相,販夫走卒,都無法避免」來畫蛇添足,破壞畫面的想像空間呢?

 

  而整部戲令我最難忘的,應該就是女主角桂蓮的好身手。她竟然可以不用手扶著木棒挑水,根本就超厲害。重點還不是不用手,竟然還可以靠肩膀支撐著整組扁擔,同時安穩的小碎步移位,更扯的是還要兼顧唱腔。當下讓我看的目瞪口呆,眼睛也不敢眨一下,完全沉浸在那絕美的技巧之中。看完《闇河渡》之後,只能說戲曲的世界也並非不如現代的電影事業,懂得欣賞的人,自然會了解戲曲的魅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