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救寺相遇注定了情感依附。若鶯鶯你知道結局還會....還會奮不顧身再愛嗎?

「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不管時空如何跳躍依舊扣人心弦,只因對時間未必能有對的人。

這次觀戲是融合張派《西廂記》與荀派《紅娘》後的精華。我不懂派系之別,卻也期待觀戲到來。那天,座無缺席,大家屏氣凝神專注於台上,紅娘俏皮惹笑我,張生熱情感動我,鶯鶯專情震懾我,每個角色個性顯明顯耀。

在整場戲中最精采的,莫不於鶯鶯送別張生,鶯鶯不捨與傷別之情迴於每個角落。我懂,這離別,撕碎充斥於我心,我與她一同。隨後幕簾出現幾個大字「張生高舉,不再還鄉」等字,此時我才明白張生情感。

整場戲下來鶯鶯角色出場不多,但每次出場必定精彩。戲中張生對於鶯鶯是如此狂熱追求,爬牆、趕山賊等,為何高舉後卻未還鄉?一路思索回家,我有種相似之感,張生猶如西方羅密歐,對於感情只追求於當下,這感情基礎是以對愛情渴望與孤單,面對這樣情感排山倒海之襲,又有誰能夠控制的。只是當下情感消逝,便不再對於思慕之人有情愫,張生選擇最貼近人心方式,而羅密歐則以高尚情節畫下句點。沒有誰不好,只因一開始便是錯的。

鶯鶯深於閨閣之院,對於情感懵懵懂懂,這樣情感反而最真誠最炙熱。我很喜歡戲中的鶯鶯,對於張生情感害怕卻也渴望,兩者拉拔注定了張生勝利,張生贏在鶯鶯的天真之情。戲中琢磨兩人情感空間很大,由第三者紅娘訴說著,反而可以感受兩人正處於熱戀,我很喜歡,不說盡才是最美的。

結束了,鶯鶯呢?她有沒有後悔當初的衝動,或是從未有過。戲裡情感反思於這社會上,不也如此,我等你,那你呢?

鶯鶯她一定從未要求張生高舉黃金榜,只求針線閒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