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散場繼續說是非—豫莎劇《天問》觀後感

語創四甲 110102141鄭宣亞



「ㄧ念之差鐘鼎毀,蒼天戲弄不勝悲。」

undefined  


        首度踏進國家戲劇院觀戲,金碧輝煌的隆重,中西衝突的美感迴盪在廳堂中,我被這強烈的藝術美感所震懾,不禁對於過去感到悵然,並盼望日後能再進入此種規格的殿堂,當觀眾也好。豫劇,在高中時期的我已聽聞過,只知道是來自河南省的傳統戲曲,但我卻從未進劇院看過表演,對我而言,傳統戲曲是遙不可及,也從未想過自己會喜歡,但這次的觀戲的經驗真的讓我大開眼界!

IMG_8532.JPG 


      《天問》,改編自莎士比亞的悲劇名著《李爾王》是臺灣豫劇團第三部改編莎劇的作品。背景建構在上古時代的軒轅國,顛覆原劇的父權體系,此劇皆由女性掌權。論及編劇,主要由兩條故事支線串起,其ㄧ是邠赫拉女王與三個女兒,其二是端木格與兩個兒子,這兩條支線都貫穿了同一個主題——孝;同時,也圍繞了一個主旨——人若被花言巧語蒙蔽,會帶來最慘烈的悲劇。


      本劇一共有九幕,分為上下半場戲,情節鋪陳節奏明快。首先,女王要三個女兒分別闡述對自己的孝心做以分國土家業的憑據,前兩個女兒用絢麗的辭藻,華麗的腔調,歌功頌德女王的偉大,而輪到小女兒時,卻什麼也說不出口,她用很簡單的歌聲,說明自己只能用盡她的能力,來報答對母親的孝心。女王大發雷霆,只把產業分給前兩個女兒,豈不知「ㄧ念之差鐘鼎毀,蒼天戲弄不勝悲」,揭開了整場悲劇的序幕。大女兒與二女兒聯手滅親,用盡各種方法,像踢足球般的把女王推來推去,誰也不負責照顧的責任;而軒轅國的大臣端木格,在家庭中也犯了極大的錯誤,讓小兒子端木蒙對於自己是私生子的身份憤恨不平,進而轉成對大兒子端木加的恨意,開始挑撥離間,並且倚靠自己的小聰明,盡可能的往上爬。在次,我不禁思索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若在幼年時期,就解決這樣的問題,給予同等的愛與關懷,或許就不會發生這樣的家庭悲劇了。


      雖然是傳統戲曲,卻仍讓觀眾可以產生共鳴,我認為其中的原因包含融入現代用語及反映社會現況。「身價暴跌」、「被錄用」、「政客開空頭支票」、「現今世道也是瘋子領瞎子」、「賤狗當道你就得服從」等台詞,讓台下觀眾笑聲不斷,其中劇中弄臣的角色,他的詼諧幽默,打亮、平衡了整場悲劇。


      這齣劇舞台配置的部分是相同的,舞台上方塑造了蒼天之感,運用投影變化來反應劇中的場景,其中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上半場結束前有一個雷雨特效,預告下場戲的悲劇。而上下半場戲的分隔,在主角的服裝造型上也有強烈的對比,本來穿戴華麗、頭髮整齊的女王,卻淪落到一頭散髮、穿著樸素的老太婆,袖子採取水袖,在揮舞的過程中,顯得更滄桑無奈。最後一幕的《國殤》,把整場悲劇推到極致,骨肉相殘的家庭悲劇,監獄的光線打在舞台的中央,舞台後方雙方士慢動作持續爭鬥著,讓人嘆惋這一切的發生,只源於一念之差,竟落到如此下場,而枉費心機到頭來只是一場空。


       我認為,人不要太相信自己,因為自己並不是這麼可靠的,若一開始的決定沒有問蒼天,那何必事後再問蒼天呢?豈不是很自我,要天地負責自己的抉擇。但這部戲可以去思考的事情蠻多的,也許也能激發我對於劇本的創作。


IMG_9014.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olkanddrama 的頭像
    Folkanddrama

    Folkanddrama的部落格

    Jessie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