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好幾次演奏廳,都是去聆聽音樂;到過城市舞台幾次,也都是為了音樂會而前往,難得有這樣的經驗,能夠到熟悉的地方欣賞京劇。高中時期,因為話劇社同學的關係,第一次欣賞話劇的表演,從那次起,就對話劇相當的喜歡,也是第一次真正接觸戲台上的演出,再來的經驗,或許就只有那麼一次陰錯陽差而欣賞到的雲門舞集了。
其實對戲曲的第一印象,是來自上課時所欣賞的《百年戲樓》,那時覺得戲曲確實是和自己既有的印象有所出入,似乎更為新穎且平易近人,然而真正進到劇場裡,才明白原來我們在平常所接觸的戲曲都是京劇。因為購票時已經有點晚,因此候選的國光劇團的四場演出裡,我們選了時段最適宜的《雷劈張繼保》。國光劇團的這四場演出,是一系列的秋季公演,題為《秋後算帳‧譴責良心》,四齣戲都是講述「負心漢」的情節,然而提到負心漢,既有的印象都是男主角辜負了女主角等類的劇情,然而《雷劈張繼保》這齣,則是講述不肖孩兒長大功成名就後,對自己的養父母不恩不義的故事,或許在眾多講述男歡女愛的戲曲裡,這樣的負心算是特別的題材也說不定。
老夫婦沒有後嗣,風雪的那一晚卻意外在清風亭發現棄嬰,老夫婦辛苦省吃儉用將孩兒拉拔帶大,孩兒直至回到了親生父母親那之前,還不忘告訴養父母,將來功成名就,一定不忘將他們接回來一起住。而或許是習慣了達官顯貴富足的生活,也或許不願再回憶、甚至隱埋孩提時候的那段窮困日子,就連見到了養父母,也不願認他們,老婆婆只是一心的相信孩兒一定會回到身邊,最後卻連這樣單純的老夫婦,都被不肖孩兒氣到歸天,這樣人神共憤的行為,也讓他自己嘗到了遭天打雷劈的後果了。
戲曲不比電視電影,有大螢幕可以細看演員的動作及面貌,因此除了需要誇張的妝飾之外,演員的肢體動作也需更為誇大,才能藉由台詞以外的表現,清楚表達出角色的各種情緒。而唱功當然也是無可挑剔,老夫婦的唱功完全融入了對孩兒的疼愛、期望、癡盼以及絕望,在台下聆聽,除了感同身受,已經沒有多餘的念頭了。最後的謝幕,是最令人動容的一幕,演員在戲台上演出了人生,然而對於台下的觀眾而言,戲的落幕,是填滿了心裡的空洞,抑或是加深了空虛?或許唯有細細咀嚼,才能深得其意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