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一次踏入國家戲劇院,看的便是傳統京劇,是以往敬而遠之的劇種,心情上難免忐忑,深怕自己門外漢,不但看不懂戲,還引起旁人譏笑。入場前,看見身旁多是年長的觀眾,穿著正式的服裝出席,臉上掩不住的興奮神情,使我看得出奇:這真是世代的不同呀!就像我們這一輩的年輕人準備去看演唱會一般,他們也許不在意這齣是演什麼,也不在意認不認識演員,就是準備好去聽一場好戲。

 

而我依舊想著:《將相和》到底是什麼?將是誰、相又是誰?心裡的疑問一聽到音樂響起後便被我拋在腦後了,當下的第一個反應便是「樂隊在哪?」開始四處觀望,非專業觀眾的我馬上原形畢露,和屏氣凝神的其他觀眾產生對比,樂師們專業又飽滿的曲調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台上的空間幾乎快被我們看透時,演員的一字一句開始充斥了整個戲劇廳,大家只是靜靜的看著,只有我盯著那位拉著二胡的樂師,戴著眼鏡,拿著弓手腕出著力,在弦上一來一往的拉著,不過在我看來又像是扯著,手腕的力道看起來有力卻有彈性,音樂也跟著有著力道,有了抑揚頓挫,卻又不失柔美的線條。

 

劇本第一幕便演出了西秦狡詐又自大的陰謀,緊接著第二幕來到趙國看到年輕的趙王迎接年邁的老將軍廉頗。廉頗一出現,那鮮明的特徵便立刻吸引住我的目光,長又茂盛的大白鬍,即使年事已高卻依舊氣度非凡的上了場,彷彿演員正是一位長輩般,而面對趙王的迎接,應有的禮儀也沒有少。到了廉頗獨唱,那高亢有力的聲音更博得全場眾人叫好。觀眾熱烈的反應又引起我的注意,大家是不吝嗇地給台上演員讚賞,不管這是不是在普通的戲棚子,還是在莊重氣派的國家劇院,演員的表現是可以直接受到觀眾的反饋的,這樣子的特別的經歷,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

 

馬上下一幕另一位主角也登場了,雖然當時的我並不知道他就是所謂的「相」,但他的特殊性讓我從他樸素的服裝又台詞特別多的情況下來判定,他是這齣戲主要的角色藺相如。接著的幾幕開始演出藺相如如何將和氏之碧安然無恙的送回趙國,自己平安立功回到了家鄉,又如何在澠池之會時如何與秦相過招,回國獲得了趙王的重用,成了趙國宰相。老將廉頗因此眼紅,與相如產生嫌隙,因此上街擋路相如的去路,相如也保持著理性與度量,為顧全大局,不願與廉將軍鬧翻,避而不見。當然透過了旁人的提點,將軍聽了勸也懂了相如的心思,換了裝背著荊去向藺丞相請罪,兩人大和解。

值得慶幸的是,這本劇本真的很好懂,劇情不會複雜,到了最後才點出了整齣劇的主題,前面一點一點地舖成,讓最後關鍵的劇情有了合理的走向。其實透過了這齣劇,我也才知道原來「完璧歸趙」、「負荊請罪」兩句成語是出自這些故事,以一齣簡單又引人入勝的劇本,讓觀眾習得這些典故,讓我感到很欣喜,對整個京劇文化的認識又更深了。且故事又是具有啟發和教育意義的,看到藺相如的胸襟、廉頗的不顧身分的請罪,其實這些很久以前發生的事,在現在的生活、社會裡還是不斷地再出現,我們也應該透過這個故事,體醒著自己也有著這樣的智慧與度量去考慮大局,誤會解開了應當去向對方表示自己的過失。

20151218_135403399_iO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olkanddrama 的頭像
    Folkanddrama

    Folkanddrama的部落格

    zzzz12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