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7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剛在售票系統上看到這齣戲時,只覺得相當疑惑,光看戲名完全不能理解它是想要表達什麼,看完了簡介後,突然覺得這是玩得非常巧妙的文字遊戲,乍看下似乎是俠義京劇,但主角幾乎全都會死光光的預告,又似乎在說對俠義的驚懼,不過完全能了解的是他絕對不會是狹義的京劇,但不知道是否又因為如此才將劇名定為狹義驚懼,也就是對狹義這個概念的驚懼,想怎麼去解釋理解好像都說得通,很有想像的空間,也讓我對這齣劇名相當特別的戲產生了更多的好奇心。

iitsm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我第一次去戲院看戲,看的是優座的《狹義驚懼》,屬於舞台劇,風格混合了現代西方舞樂以及傳統京劇的唱詞。

iitsm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11          

在母親節那我去看《望子崖》。 8-1號,剛剛好我坐在舞臺的正中間,一開始,旁邊的螢幕就跑出了歌詞,讓我比較容易理解故事,也比較聽的懂的調在唱什麼,再來它善用燈光、器具利用樓梯當成崖,用一段傳說,開啟了這個故事。故事大意為一個父母雙亡跟哥哥相依為命的女子(心蘭)與富家少爺(逢春)相戀,奈何因為出身寒微,即使已懷有身孕,依然被喜歡逢春的表妹(美花)百般刁難,剩至他父親為了商業利益,設計讓他表妹嫁入當大房,婚後心蘭產子半年表妹百般為難她,令縫春舊疾復發怒氣攻心而死,在縫春死後,美花欺負心蘭母子更是變本加利,兒子(明鴻)受不了如此少年奴才的身分而求去而台灣發展,希望可以成功歸來在來孝順心蘭,從此,心蘭日日上望子崖,望兒歸來 ......而明鴻再台灣後來發展的不錯但由於對母親不願離開是非之地跟自己來台灣一直有所怨對,所以一直不願回去看心蘭,經由妻子的勸說,最後明鴻帶著妻小歸來,心蘭滿足的看完他最後一眼就過逝了…… (這邊名鴻的嚎啕大哭吶喊來表現內心情感裡面運用了很多節奏的快慢去詮釋心情的差異,中間不時會穿插一些現代的歌曲,像是落雨聲古代現代交錯,讓人更能體會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感懷。看完這部片,我哭的不能自己,我自己也是出外遊子,從小父母管的很嚴,交朋友也限制的多,讓我對外面的世界,有著無限的嚮往,而外面的世界,真的是比較自由,比較七彩且絢麗,常常我會流連忘返,每次回家時間總一拖在拖,覺得煩,覺得父母永遠都在,剩至在外住了四年,我依然不想回家,可我真的沒想過,有一天我想回家他們卻不在的情形...... 。回憶小時,他們是一步一步,細心的努力的把我養大,但我卻不思反哺,而只想著自由跟自己……團長說演這個戲劇,現代古代的交錯是為了更能貼近年輕世代,而這個戲劇的本意,就是教化人心,我想這就是了,戲曲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讓我們年輕這代了解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機未到雖然我不是完全很認同他的善報的觀點,但我想這教化的功能是真的有發揮在我身上了!

陳宛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第一次去城市舞台看戲,站在外頭看這棟建築物,感覺正正方方、普普通通的,卻沒想到城市舞台內的舞台規模是如此令人驚艷!擁有三層樓的座位席和廣闊的舞台,使得先前對於座位位於三樓的不安一掃而空,儘管坐在三層樓高的位置,對於戲的內容、演員的表情、情緒,仍能看得一清二楚,並不會因為距離而有所模糊,於是便滿心期待地等候著紅布簾升起的那一刻。

iitsm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課程需要,使我看了這齣戲,也是我第一次花錢買票欣賞,感覺格外新鮮,在緊湊的的時間我點了全家ibon上我可以配合的時間上我選了這齣由河北梆子劇團演出的《忒拜城》。

      這齣忒拜城是根據古希臘悲劇《七雄攻忒拜》和《安提戈涅》改編而成。劇情大概是說,忒拜王室的兩兄弟約定好輪流執政,而這兩兄弟還有一個妹妹名為安提戈涅(也就是女主角)。後因當政的弟弟埃特奧克勒斯爽約,不願意把執政權輪交給哥哥波呂涅刻斯,於是哥哥引兵攻打本都欲奪回大權,但兩人最後同歸於盡由舅舅克瑞翁繼承王位,但他稱埃特奧克勒斯為國家英雄而隆葬之;但稱波呂涅刻斯為國家叛徒布於下葬,還頒發禁葬令。而妹妹安提戈涅不顧禁令,埋葬哥哥卻被舅舅處以死刑,隨後安提戈涅的未婚夫海蒙(也就是克瑞翁的兒子,古代近親結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像父王求情,但是父王不聽勸甚至連母后和那城邦裡的先知都前來規勸皇上,但是皇上仍然堅持己見,認為如果因為血親就不執法辦理的話,皇權的威信何在,國家何以鞏固皇權。最後安提戈涅囚於石窟後死亡,海蒙知道後十分傷心為之殉情,而母后看了兒子這樣死去又覺得丈夫堅持己見眼中只有權沒有情,最後也跟著兒子的步伐隨之上天,願在天上最兒子永遠的母親並幫他證婚。最後一幕令我印象很深刻舞台中央徒留克瑞翁一個人,孤單的背影格外淒涼……。

陳昕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的表演一共分成四個部分:西廂記-佳期、虎囊彈-山門、白蛇傳-斷橋及昭君出塞四個部分。

西廂記-佳期講述的是小生張珙要追求崔鶯鶯,而崔鶯鶯的仕女紅娘在旁協助他們能成功的再一起的故事,崔鶯鶯是一個比較害羞的人,紅娘怕崔鶯鶯的幸福又再次溜走,於是努力從中幫忙,之後成功的把他們湊合在一起。張珙為了想要與崔鶯鶯獨處,於是就想盡辦法要支開紅娘,所以就故意把紅娘騙到外頭去,並把門關起來不讓她進來,然後張珙就和崔鶯鶯兩人在室內卿卿我我的,紅娘只好一個人在外面生氣。

skuldof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月的第二週,第一波的梅雨鋒面滯留台灣。五月八日,雨稍歇,天氣舒爽,吹著徐徐的西南風,我在北緯25度的台北市立社會教育館,見證了「臺湘爭風」。

近年,二岸交流頻繁,對於同是肩負發揚與傳承中華文化的台灣崑劇團與湖南崑劇團來說,此次聯演別具意義,是切磋、琢磨,亦是相互交流、支持與砥礪。臺灣崑劇團成立於西元2000年,是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於「崑曲傳習計畫」後,為了延續計畫成果所成立的臺灣第一個專業崑劇表演團體,團員多為年輕演員,承襲了傳統崑曲婉約而優美的特色。位於湖南省郴州市的湖南崑劇團則躋身於中國大陸七大崑劇團之一, 陣容堅強,擁有國家一、二級演員駐團並培育諸多後起新秀;在演出風格上,則兼融了傳統崑曲的細膩溫婉與湖南當地野戲的質樸狂放,增加了演出時的戲劇張力,加速了劇情的演出步調,雅俗共賞。

skuldof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竹林計》描述宋初於洪作亂,高懷德往征不利,其媳劉金定武藝高強,與余洪大戰數回合後,於竹林中施法焚燒,大敗余洪。《竹林計》又稱《火燒余洪》,是武旦的靠把戲,因為是武戲,所以唱的部分相對較少,但是劇中武旦武淨有許多耍大刀、槍、鞭的場面,場面華麗,還有前空翻後空翻以及從桌子椅子上跳下來這種「下高」等各種「特技」,著實為一種視覺享受。後段余洪被火燒,丟棄盔甲,鬍子與頭髮都被燒掉,還有許多翻打跌撲的技巧身段,很有趣。整部戲節奏快速而且緊張,鑼鈸聲不間斷,十分精彩。

 

a2002magg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姐、三姐!」嘹亮的人聲響起,古書似的背景眼白亮,一條因酒醉而步伐顛亂的人影映入眼簾,隨著燈光的聚焦,開始了今天的故事。

 

skuldof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四大傳南戲之一,與荊釵記、拜月亭和殺狗記同名。

<磨坊產子>這個戲劇中,李三娘無依無靠自力產子的淒苦坎坷在戲劇一開始便呈現,例如 :怎麼我的身子,倒在黑暗之處,難道是陰司了.待我掙起來看.吖喲.(唱):【江兒水】我坐起嬌無力,難柰痛怎當.這段,和 :難禁痛傷.滿眼前金光燦颺.喉中燥似火相殃,腹中疼如刺鑽傷.呼天不響.到此際都成虛况.命薄遭磨障,意徬徨.都因此夜要收場. 可從這幾句看出三娘的淒苦。

skuldof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春版《荊釵記》是由一群只有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出演,與我的年紀相差不遠,卻早已確立目標,並有上台演出的功力令我十分敬佩,縱使唱功仍有進步空間,漏詞次數也不少,但他們的眼神、表情均有到位,肢體更是模擬的唯妙唯肖,「生」的瀟灑俊逸、「旦」的端莊嫻淑、「淨」的粗獷豪邁、「丑」的奸詐險惡,各個角色十分鮮明活潑,讓看戲的人很容易跟著劇情人物一起高迭起伏,《荊釵記》全劇為四十八齣,這次的青春版《荊釵記》簡化為十場,所以有許多地方會覺得劇情發展太快,例如在第一場〈受釵〉時錢玉蓮選定荊釵為要嫁的夫婿,錢流行馬上請王十朋來迎娶並共邀王十朋之母入住錢家,中間快速程度讓許多觀眾感到十分堂皇,基於劇情之要回想起來似乎也不是這麼重要。

〈受釵〉

joanna834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說上學期的京劇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自己和朋友去看戲,那麼這學期的《狐三姊》可以說是人生向前邁進的一大步。第一次上網挑選戲劇、學會訂票付錢、用google map騎車到大稻埕,每一件事對我來說都充滿了驚奇。兩廳院售票系統裡琳瑯滿目的表演,無論是歌舞、展覽、戲曲都讓我驚訝:原來有這樣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世界存在著,在我從無察覺的時候!而最讓我驚豔的還是到了大稻埕:古老的西式洋樓和大大的市場,中間混著慢慢閒晃的人們或拿菜籃或拿相機,路邊停著的爆米香的小貨車時不時的傳出震耳欲聾的聲響,還有對巷高朋滿座的臭豆腐飄出的陣陣香味,沒有一處看得出這裡是台北市的一塊但它卻貨真價實的存在。

從市場的外圍走進戲院口像是一個奇特的時空門,一步一步的從繁雜的日常生活帶到另一個鬧而不雜的世界中,電梯門一開,迎面而來的是牆上懸滿的展演布條,演員的頭像一個一個的放大掛著,各種妝容、身段一字排開,服務人員和等待入場觀眾的喧嘩也隨著那五顏六色的圖像「轟」的炸進了電梯中,原來在老老的戲院裡大稻埕百年不衰的熱鬧還在流動著。

joanna834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平常對於傳統戲曲這部分,我並沒有什麼接觸和深入的了解,只知道假日的早晨爺爺和姥姥會一早就緊緊守在電視機前,看著京劇的節目興致高昂地拍手、附和、隨著劇情而起伏,對我來說,那些角色身著華麗的戲服、花俏的臉妝,是一個我陌生的世界。而這次,因為報告的緣故我自己買了國光劇團的票,去欣賞了(金錢豹)、(望鄉)、(三堂會審),在這三齣戲中最吸引我的就是第一場戲(金錢豹)了,這是一齣節奏緊湊、角色形象鮮明、武打動作多的精彩的武戲,其實一開始我對於這場演出的期待並不高,首先是因為怕自己聽不懂、再來則是覺得內容是不是會太傳統而顯得乏味,但是當(金錢豹)一開始時,負責音樂的文武場因應場景的轉變、角色的出場而奏出不同氣氛的音樂,我的心情和專注力不自覺地受到牽引,當角色出場亮相時,觀眾熱情的掌聲和叫好,也讓我覺得很新奇,這與西方文化有所差異,在西方表演中,觀眾的安靜是對於舞台上角色的尊重,而在京劇裡,角色亮相時會等待觀眾的掌聲、精彩段落也由觀眾的鼓掌叫好來表達對戲劇的喜愛。除了在戲劇的讓我驚豔以外,在座的觀眾群也讓我非常震撼,普遍而論觀眾年齡層都是老年人,滿場白髮蒼蒼的老人家,精神抖擻地專注地看著舞台,大聲的叫好,三齣戲連貫的並沒有中場休息,整場下來約三個小時,但每個觀眾的卻不顯疲憊,讓我非常意外。(金錢豹)這齣戲最精采的,就是許多武打動作。不論是主角的耍槍和耍雙槍、耍棍,還有許多對打動作,在舞台上空翻、桌上翻,實在讓人嘆不絕口!我覺得自己好像在看特技表演,他們身段的柔軟、掌握的到位與否,實在是只能用「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來呈現。(金錢豹)的內容是指金大王要強娶員外的女兒,讓路見不平的唐僧三人插手,見義勇為的擊倒了他,雖然故事情節是正義的,但內容真的非常逗趣,並加入了新創意,旦角豬八戒就是戲中的一大亮點,它真實地呈現了豬八戒的怕事、好吃、愚鈍的個性,甚至加入了時下流行的元素,例如「來來哥」,尤其當有一段悟淨和豬八戒與金錢豹的小妖們對打時,小妖將鎗丟向豬八戒,居然用肚子反彈回去,全場哄然大笑,還有他和孫悟空變身時,小姐與丫鬟雖然是用旦角的模樣上場,但卻演出孫悟空的古靈精怪和豬八戒的愚鈍,跳脫了視覺角色的形象,能活靈活現的表演出來真的很厲害。台下的觀眾群是如此高齡化,我不禁深深的反思,如此活潑、有趣、饒富意義的戲劇表演為什麼會衰退呢,可以看出其中許多角色是由年輕的演員演出的,雖然能感覺到他與老演員在唱功表現上的落差,但他們也為傳統戲劇注入了新生命,傳承延續下去,只是當大眾文化已經不再重視這一部份時,我卻有點不能明白,其實京劇是好看的,他不比現今流行的舞台劇表演的形式差,而是因為他被冠上了傳統的框架,讓許多年輕人不願意敞開心胸去發現、接納。

 

joanna834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燠熱又春雨綿綿的星期五下課後大家趕著回家準備過母親節我和同學三人則是趕著通車從淡水迢迢趕到位於小巨蛋附近的城市舞台準備欣賞我們人生中第一場戲曲走過顯現歷史的台灣電視台走過商業氣息濃厚的證券大樓走過松山運動中心當每個地方都因日落而漸漸歇息城市舞台這時才要在台北登台表演。像是要赴晚上的宴會般,我們走下燈火通明的廣場樓梯,抵達舞台的大廳,走上二樓第一排坐定,開始今晚的盛宴。

 

joanna834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提親當需好紅娘-《金錢豹》

tony23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與我的朋友在修這一堂課之前,其實都沒有真正看過傳統戲劇,頂多在電視上稍微看到過而已,所以這一次其實我們不太知道要找哪一種戲曲來觀賞,後來因緣際會下看到兩廳院有三國演義的戲,一開始我只是覺得三國演義比其其他的題材來的熟悉,但是買了票之後,我爸爸跟我說這個戲還蠻有名的,他有在報紙上看過,而且是中國國家京劇院表演的應該很好看,所以我就抱著期待的心情等待著四月十五號的到來。

在四月中旬的某一個夜晚,我與我的朋友一起來到中正紀念堂的國家戲劇院,以前高中的時候曾經來國家音樂廳聽過交響樂,但是進入到國家戲劇院還是我的第一次,果然一如我的想像,裡面果然是氣派無比,所以我踏著興奮的步伐到達我們的座位,來體驗我們第一次的京劇欣賞。

vicky8125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踏入到國家戲劇院觀賞京劇表演,在選擇戲曲時猶豫了好久,於是便選了一個家喻戶曉的經典戲曲來欣賞,很害怕會遲到,所以早早約了同伴一同晚餐,在漫步到國家戲劇院,其實一開始很擔心三樓的位子會看不清楚,或者會擔心聽不懂京劇的發音,但是這些擔心都很多餘,除了戲劇院規格讓我大開眼界外,字幕也是很明顯且同步顯示在兩旁,在和同伴閒聊之餘,節目就悄悄準備上映了!

vicky8125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樂聲揚起,幕簾漸退,一個響亮的聲音響起,錢流行就這樣揭開了整齣戲的序幕。南宋初,溫州秀才王十朋已荊釵作為聘禮,與錢玉蓮共結連理。孰料,王高中狀元後,因拒絕万俟丞相逼婚,万俟怒而將王十朋轉調潮陽,並不准返鄉探親。原本就中意錢玉蓮的紈褲子弟孫汝權,為謀取玉蓮,竟暗中私自串改王十朋的家書,改為休書。錢父更因此憤怒吐血病故,玉蓮繼母與姑姑勢利逼迫改嫁,但玉蓮不從被迫投江自盡。所幸被福建安撫錢載和所救,收為義女,並派人前至饒州探詢王十朋消息,卻誤將王士宏病亡傳作王十朋已死。後來,王十朋改任及安太守,清明佳節前往寺廟追悼亡妻,恰巧玉蓮也到寺廟祭拜亡夫,兩人相遇,並以荊釵為信物相認,夫妻團員。

  此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所謂「青春版」的荊釵記。為何強調是青春版的呢?因為此次擔綱的所有演員都是來自湖南的劇團內僅約二十出頭的年輕演員。二十多歲!那起不是跟我差不多年紀的年輕男女嗎?然而,劇中的角色各個從老中青都有,但每位演員都將每個角色的特色韻味表現得恰到好處,這樣的功力實在令人欽佩阿!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絕非那飾演招婿不成便惱羞成怒地万俟丞相。透過後天的妝容技巧,加上他那令人難以忘記的鏗鏘有力的歌聲,搭配著丞相的霸氣,一舉手一投足都讓人敬畏三分啊!

joanna834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循著地圖上的指示,踏著遲疑的步伐,我走進位於中山北路上的台泥大樓。明亮的燈光及井然有序的接待人員,熟練的轉換著語言,迎接來自各地的觀眾。短短的幾秒間,便顛覆了我對「台北戲棚」老舊、昏暗的想像。利用表演開始前的空檔,我仔細觀察這裡的每一個細節。白皙的牆面上,沒有浮誇奢華的擺飾,沒有絢爛的布景,僅投影著清晰碩大的「台北戲棚」,霎那間,我好像領悟了什麼:這裡,正傳承著那傳統藝術低調卻不可忽視的力量。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藉由各種不同類型的戲劇演出,或是京劇、或是歌仔戲,用生動的表情變化、靈活的肢體動作展現出故事中的細膩情感。觀眾不僅能了解故事的劇情,也能從中發掘人生的體驗,體會其表達的意涵。從進場時我便發現,今天的觀眾不只有台灣人,居然包含了許多日本人、韓國人等,這不禁讓我擔憂,是否會因為語言的隔閡,使他們無法融入表演的情境中。但事實上,藉著演出者精湛的演技,以及各國字幕的輔助,全場觀眾都能默契地隨著故事發展時而驚嘆、時而哀傷、時而哄堂大笑。我想這便是傳統藝術表演能永垂不朽的最大魅力。

eddiechen8212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觀賞的曲目有兩首,都短短的,兩首加起來也不過一個小時而已。

  其中一首是「林沖夜奔」;另外一首則是「貴妃醉酒」,演出的地點是在故宮,因為是開放式的場地,兩齣曲目也都只有短短幾十分鐘,因此所能看見的比較少,但即便如此,兩齣戲仍然讓我收穫頗多,以下列點論述:

skuldof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