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上學期的京劇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自己和朋友去看戲,那麼這學期的《狐三姊》可以說是人生向前邁進的一大步。第一次上網挑選戲劇、學會訂票付錢、用google map騎車到大稻埕,每一件事對我來說都充滿了驚奇。兩廳院售票系統裡琳瑯滿目的表演,無論是歌舞、展覽、戲曲都讓我驚訝:原來有這樣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世界存在著,在我從無察覺的時候!而最讓我驚豔的還是到了大稻埕:古老的西式洋樓和大大的市場,中間混著慢慢閒晃的人們或拿菜籃或拿相機,路邊停著的爆米香的小貨車時不時的傳出震耳欲聾的聲響,還有對巷高朋滿座的臭豆腐飄出的陣陣香味,沒有一處看得出這裡是台北市的一塊但它卻貨真價實的存在。
從市場的外圍走進戲院口像是一個奇特的時空門,一步一步的從繁雜的日常生活帶到另一個鬧而不雜的世界中,電梯門一開,迎面而來的是牆上懸滿的展演布條,演員的頭像一個一個的放大掛著,各種妝容、身段一字排開,服務人員和等待入場觀眾的喧嘩也隨著那五顏六色的圖像「轟」的炸進了電梯中,原來在老老的戲院裡大稻埕百年不衰的熱鬧還在流動著。
等坐定後環顧四周,除了我和朋友之外只有兩種年齡:老先生老太太和小小孩,年齡層的分別可以說是相當顯而易見的,頓時覺得異於旁人,越來越有闖入異世界的感覺。兩邊的投影幕播著採訪文和劇團的影片,影片結束後燈光漸退,一陣煙霧後,老虎上場了。
雖然一樣都是著古裝的戲,但是這齣客家戲感覺比上學期的豫劇更貼近百姓,課本裡所寫的通俗劇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台詞不如豫劇來的拗口,即使使用了文言文也能讓大人小孩都輕易得看懂、充分了運用了舞台的每個角落,比起正統戲的抽象概念更讓人容易理解,最有趣的莫過於用客家話唱出來的段子和所念出來的台詞,用著客家話獨特的尖亮細緻的嗓音,連黃老虎都蒙上一層嫵媚感。
連著兩個學期看的劇都是描寫女性主動追求愛情的故事,無論是陶三春馴夫還是狐三姐主動追求帥氣砍柴小生劉海,最後都是喜劇收場,顛覆以往男權至上的傳統,更別有一番探討性別意識的趣味。或許現在的社會裡男生也希望女生能有愛大聲說吧,而不是一昧修卻得等帶著男聲告白,畢竟機會稍縱即逝呀!看完以後或多或少覺得會心一笑,希望身邊的朋友也能像他們一樣把握身邊的機會不要讓它溜走囉!
大稻埕看戲之旅就像愛麗絲闖入了奇幻世界,若不是手上還留有票根、課堂還有報告要打,我也不會相信曾經走入過這樣一個奇特的地方,就像夢遊一樣短暫而不可思議,或許在往後的夢境當中我還會時常見到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