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對於傳統戲曲這部分,我並沒有什麼接觸和深入的了解,只知道假日的早晨爺爺和姥姥會一早就緊緊守在電視機前,看著京劇的節目興致高昂地拍手、附和、隨著劇情而起伏,對我來說,那些角色身著華麗的戲服、花俏的臉妝,是一個我陌生的世界。而這次,因為報告的緣故我自己買了國光劇團的票,去欣賞了(金錢豹)、(望鄉)、(三堂會審),在這三齣戲中最吸引我的就是第一場戲(金錢豹)了,這是一齣節奏緊湊、角色形象鮮明、武打動作多的精彩的武戲,其實一開始我對於這場演出的期待並不高,首先是因為怕自己聽不懂、再來則是覺得內容是不是會太傳統而顯得乏味,但是當(金錢豹)一開始時,負責音樂的文武場因應場景的轉變、角色的出場而奏出不同氣氛的音樂,我的心情和專注力不自覺地受到牽引,當角色出場亮相時,觀眾熱情的掌聲和叫好,也讓我覺得很新奇,這與西方文化有所差異,在西方表演中,觀眾的安靜是對於舞台上角色的尊重,而在京劇裡,角色亮相時會等待觀眾的掌聲、精彩段落也由觀眾的鼓掌叫好來表達對戲劇的喜愛。除了在戲劇的讓我驚豔以外,在座的觀眾群也讓我非常震撼,普遍而論觀眾年齡層都是老年人,滿場白髮蒼蒼的老人家,精神抖擻地專注地看著舞台,大聲的叫好,三齣戲連貫的並沒有中場休息,整場下來約三個小時,但每個觀眾的卻不顯疲憊,讓我非常意外。(金錢豹)這齣戲最精采的,就是許多武打動作。不論是主角的耍槍和耍雙槍、耍棍,還有許多對打動作,在舞台上空翻、桌上翻,實在讓人嘆不絕口!我覺得自己好像在看特技表演,他們身段的柔軟、掌握的到位與否,實在是只能用「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來呈現。(金錢豹)的內容是指金大王要強娶員外的女兒,讓路見不平的唐僧三人插手,見義勇為的擊倒了他,雖然故事情節是正義的,但內容真的非常逗趣,並加入了新創意,旦角豬八戒就是戲中的一大亮點,它真實地呈現了豬八戒的怕事、好吃、愚鈍的個性,甚至加入了時下流行的元素,例如「來來哥」,尤其當有一段悟淨和豬八戒與金錢豹的小妖們對打時,小妖將鎗丟向豬八戒,居然用肚子反彈回去,全場哄然大笑,還有他和孫悟空變身時,小姐與丫鬟雖然是用旦角的模樣上場,但卻演出孫悟空的古靈精怪和豬八戒的愚鈍,跳脫了視覺角色的形象,能活靈活現的表演出來真的很厲害。台下的觀眾群是如此高齡化,我不禁深深的反思,如此活潑、有趣、饒富意義的戲劇表演為什麼會衰退呢,可以看出其中許多角色是由年輕的演員演出的,雖然能感覺到他與老演員在唱功表現上的落差,但他們也為傳統戲劇注入了新生命,傳承延續下去,只是當大眾文化已經不再重視這一部份時,我卻有點不能明白,其實京劇是好看的,他不比現今流行的舞台劇表演的形式差,而是因為他被冠上了傳統的框架,讓許多年輕人不願意敞開心胸去發現、接納。

 

第二場是然而上演的是〈望鄉〉崑劇,這是一齣節奏緩慢的的文戲,其實過程中我幾度恍神,覺得內容太沈悶了,這齣戲,從頭到尾出場的角色只有兩人,無法有什麼太大幅度的變化。又因為崑劇曲調緩慢,台詞不長卻可以用誇張緩慢的唱腔唱很久,而望鄉內容,是在描述蘇武與李陵在望鄉樓,一同望鄉而又起爭執的事情。李陵因戰敗,全家被牽連,遭受到滿門殺害。就歸降於匈奴且受到了重用。而蘇武雖然被虜,卻仍然一心想回到中原,為國效忠,不屑蠻夷之邦。其實我並不知道兩人的是非黑白孰對孰錯,每個人的價值觀及生命歷程是無法被複製和強賦什麼的。蘇武他被虜,但他的家人和國家都在中原,自然是歸心似箭的想回到自己的家鄉,但李陵卻因為一次戰敗被俘虜,他的整個家族就受到牽連被朝廷謀害,對國家和軍王的失望及憤慨可想而知!因為戲劇內容的沈重和唱腔的緩慢就營造了一種沈悶的氣氛。

最後一齣戲是〈三堂三審〉。內容是在講述王金龍當上巡案之後,審查一件殺夫案件,而主要的嫌疑人是他早年喜歡過的妓女蘇三。在審查的過程,漸漸浮現出王金龍與蘇三的過往情事。這齣戲我認為最矛盾的地方就是王金龍的處境。他必須用客觀公正的態度查案,但那些往事又是歷歷在目的浮現心頭。例如有段蘇三說王公子給錢就走了,先是一位官員說王公子乃真君子也。王金龍開心的重覆了一次,卻見另一位官員說王家出了敗家子。王金龍因為不能直接回應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所以也重複了他這句,但那表情明顯是複雜又彆扭!而戲劇的結束,只結束在審查後蘇三離開。後面將要如何幫蘇三翻冤,以及王金龍與蘇三的復合,就沒有表演出來。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我們在看戲過程中,情緒的被牽引,被觸動,或許就是將自己的感情投射與其中,覺得相似引起共鳴,這次對於京劇有了新認識,覺得自己也因為視野的窄小而忽略了傳統戲曲中精彩的美好,希望我以後也能抱持客觀的立場去欣賞不同藝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anna834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