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貓換太子」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戲碼,然而當它搬演到舞台上,卻又是截然不同的感受,蘭陽戲劇團利用音樂來渲染情感,也利用燈光投射營造各種氛圍,使戲劇能有更多張力呈現,使傳統戲劇注入新氛圍,擺脫一般單調呆版的舞台效果,此外相較於之前看過的戲劇,蘭陽戲劇團的服裝可謂是相當精美,單從服飾便可輕易辨別人物身分,坐在前兩排的我,著實被劉妃為后時的華麗服飾給深深吸引,她的服裝頗為雍容華貴,名副其實的貴氣逼人。

在戲劇一開始,以七字詞敘述故事大意,而在陳琳認出李妃娘娘,那飽含歉意的一跪,更是讓我頭皮發麻,李妃盼了二十年,才得沉冤昭雪,在和仲華相依的這二十載,本以心如浮雲,但聽到那熟悉的聲音,和陳琳再相見,那因火災而瞎的雙眼、因無錢而著破衫,一個貧困老婦的裝扮,讓陳琳的那一跪更讓我感到震撼,陳琳知曉當今聖上為李妃之子,亦知謀害李妃是出自誰手,使的下跪更具張力,像是道盡了這二十載的苦,無論是對李妃的過意不去,還是隱瞞此事一直在宮中做事,我認為陳琳心中一直都有掛念著李妃,也厭惡劉妃剷除異己的手段。

在眾多人物中,我最有感觸的,是劉妃這個角色,她工於心計,一心就想穩坐后宮之首,為爭權勞苦一生,特意製造了「狸貓換太子」一事,讓郭槐、寇珠成為幫凶,本以為可以瞞天過海,卻在寇珠在良心與忠義選擇之下,將太子給陳琳帶出宮外。而這樣一個環節不如當初所想,可是一步錯步步錯,她所佈的局早就偏離她所設想的完美,整齣戲有泰半的時間當是在堆砌她隻手遮天,她那霸道、目中無人、利慾薰心的模樣,讓她就這樣當上皇后,而當今皇上宋仁宗是她的養子,相處的二十載,母子情深的景象,都一一記在她的心中,但最為諷刺的是誰料的到這皇上,就是她當年亟欲處死的李妃之子,這是何等的諷刺?像是老天無情的捉弄,更像是老天明鑑的懲罰,劉妃的狠、絕,忙活了半輩子的精明算計,就算一時坐穩了后宮之首的后位又如何?她最後被宋仁宗討厭,握著的雙手,只有一身華服,而無任何權利、親情,是無盡的空虛與孤寂,劉妃一角色讓我想起紅樓夢中的王熙鳳,當然兩者之間的出發點是不同的,但我認為她們都是忙碌半輩子,最後卻是落得兩手空,更顯得落寞,若是當初她們就不曾掌有這麼多的金銀、權位,更不會有所「失去」可言。

此外還有一些讓我印象深刻的橋段,像是包拯到寒窯要見李妃,房屋低矮,他卻不因此搬出官架子,而能低下身子入屋見李妃,可見他的仁德之心。而寇珠為保全李妃之子,選擇讓陳琳求刑,以死現忠義,讓小小宮女卻有無比的忠義及善良。

  全聚在舞台呈現,亦可見其用心,其中以包拯用巧計要讓郭槐認罪時,氛圍的營造相當好,乾冰讓氣溫降低,亦有煙霧繚繞、陰氣深沉之感,並融入藍綠色燈光交錯,使郭槐的害怕更加清楚可見,也使觀眾更容易進入劇中情境!

  故事停留在李妃回宮,重登后位,和宋仁宗、仲華相視而笑,說明了「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人生最美好的二十載,全用來等待一個契機,一個可以沉冤昭雪的機會,這種日子好苦,但最後能苦盡甘來,和親生兒子相認,卻是強化了那歡喜的激動之情!此外,我則是對謝幕時,演員的話更有感觸,蘭陽戲劇團他們的努力,有很多死忠戲迷們一路相挺相伴,我可以理解有人支持,是對一個人、一件事都有莫大的幫助,那天的劇不算早,結束時也是晚上十點後的事了,但入場人數相當多,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看到一半時,傳來隱隱的哭聲,我想如果台上演員知道的話,應該會相當感動,畢竟除了購票的支持外,觀眾能夠如此融入情境,隨著演員的詮釋而有情緒起伏,這更可見演員的努力,都有確實將劇中的情感傳達給觀眾,而這樣的戲劇,不應該消失,希望傳統戲劇能繼續在臺灣茁壯,而不是因時代洪流,被年輕一輩的人們給遺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