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角:祝金城
養父有義為祝府長工,因養父重病所以進入祝府幫忙工作,擁有「玉鴛鴦」為身世之謎之匙。
女主角:李秋芳
當代才女,求親者須通過其詩文會的考驗。
男配角:祝春煙
祝家大少爺,一次出遊愛上李家長女,可是詩文不好,只好出奇招。
女配角:李淑女
李家次女,生性活潑可愛,和姐姐完全不同個性。
家僕(丑角):番薯仔
為祝家僕人的頭頭,為難金城這種新進僕人,為人容易拿翹,但真本事卻沒多少。
今天特地跑到大稻埕看歌仔戲,本來以為會跟媽媽那時候在廟口前面或電視上看得差不多,殊不知讓我們有大大的驚喜!
該劇團算是年輕的歌仔戲團,他們是由一群雄女的歌仔戲社發展到現在的社團,這個精神真的很感人,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們的年輕化帶給歌仔戲不同的風貌,不只唱調的更新,語句中更是添加許多現代化的語言,也沒有死板板的唱腔,配樂中甚至有「男兒當自強」這樣歌曲出現,而且整齣戲當中唱的部分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多,因為以前不管是廟口的歌仔戲或是電視上,好像他們無法講話,任何時刻的對話都要有音樂用唱的才可以,所以這樣的歌仔戲不知道老人家可否接受,但是對於我們就像是看一般音樂舞台劇一般有趣,不再是一直聽他們唱那些七字調或是「身騎白馬」這樣的語句,算是創新的歌仔戲,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風貌,至於支持度如何,從售票狀況就可以略知一二,票全數賣光,結束後觀眾更是掌聲如雷,雖然年齡層參差不齊,素質也沒有國家戲劇院的觀眾這麼優,可是這就是歌仔戲的草根跟本土性的展現。
這齣戲是該劇團的原創劇本,所以看之前我們一點概念也沒有,只能專心跟努力的看,人物表李妙也沒有介紹,對這齣戲更是摸不著頭緒,不知道是屬於找出身世之謎為重點還是感情才是重點,結果「玉鴛鴦」這個玉器貫穿了這兩個重點。劇情大概來說就是,祝金城進入祝家為僕,一開始被家僕頭頭番薯仔欺負,也被祝家大少瞧不起,但是好脾氣的他對於一切都默默承受,祝家大少在端午節偕同番薯仔出遊,下雨在亭中遇見李家長女,一見鍾情,卻被番薯仔誤會李家兩女為青樓女子,帶他到祝家想要找二位,被李父給趕走,回家後便請父親幫忙,父親請番薯仔寄了邀請信給李家,表明欲在家中舉辦詩文會,看是否能通過李家長女的第一關,結果秋芳吟的極佳,春煙卻看不懂父親的提示只在旁邊一直扒飯,讓飽讀詩書的金城在會中吟出極佳的文句,秋芳對金城刮目相看,祝父看情況特殊,便出奇招說金城才是祝家大少,秋芳一聽便說若是金城能過李父那關,便能下定迎娶,祝父請金城去過李父的「啞巴對」這關,若是過了迎娶是金城,拜堂是金城,洞房則是春煙,金城雖百般不願,代是為人奴又能如何呢?也只能照做了,到了洞房之時,秋芳發現新郎竟是春煙,一氣之下跑去花園找金城,兩人相擁而泣,引來番薯仔、春煙、祝父的撻伐,就是一來一往之中,金城的「玉鴛鴦」掉在地上,祝父一驚,便詢問金城此玉鴛鴦打哪來,金城照實說後,原來今程式祝父在顛沛流離時失散的兒子,春煙一驚,金城竟真是自己的大哥,變成全了他與秋芳,而秋芳和金城也將淑女和春煙湊成對,三喜臨門做為收尾。
雖然故事之中番薯仔沒有太多的重點,但是他是貫穿全場的丑角,如果沒有他,這齣戲充其量就是個八股的改編劇,可是因為他的妙語如珠,表演的很到位,該囂張的時候囂張,該落魄的時候落魄,表情、動作、出場時機,讓這齣戲笑聲不斷,更是專注的耀眼星星,而秋芳和金城的愛情發展得很潦草,就在一首詩之中決定了二人的姻緣,認親更不用說了。一場不到五分鐘就認完了,讓人覺得好像只是要把玉鴛鴦交代出來而已,確實有很多進步的空間,不過令人感動的是,在歌仔戲已經漸漸走入夕陽的時候,還有一群人在努力著將它發揚光大,也讓我知道為歌仔戲努力的不只是”明華園”、”河洛歌仔戲”,這樣有名的大劇團,而是真的很熱愛它的一群人為它努力,也將廟口的戲劇搬上大舞台,希望他們可以更進步,有天也能站上國際舞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