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

「台北新劇團」成立於1998年,係由辜公亮文教基金會衍生,著名京劇文武老生李寶春集合海內外有志一同的專業青年同好組成。以台北「新舞臺」為據點,定期公演「新老戲」並創演創新劇,以宏揚傳統戲曲,培養戲劇人口。「台北新劇團」並在「臺北戲棚」長期定時定點演出,展現精湛的傳統表演藝術,供來台旅客觀賞。

團長李寶春,出身梨園世家,承父(李少春)志自幼獻身京劇,曾獲義大利北方戲劇學院 榮譽 博士、亞洲傑出藝人獎,現任文化大學戲劇系教授及其他大學兼 任 教授。多年來,與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合作,先後在國內外、歐美地區巡迴演出傳統和新編的劇目共四十餘檔超過兩百場,深獲佳評。

團員皆為戲曲專科學校畢業,受過嚴格的京劇表演、中國武術功夫、傳統技藝、民族舞蹈、與樂器吹奏訓練。並於大學畢業後加入『台北新劇團』。

『台北新劇團』係民間非營利性組織,一般人事、行政費用,除以公演自籌外,不足數端賴企業界贊助支持。聯演或海外巡演,則採專案籌措方式辦理。

『台北新劇團』現有正式與特約團員計三十餘人,並計畫擴展團務持續招收年輕新生一代的專業青年。

劇情大綱:

相傳中國峨嵋山上有隻修鍊千年的白蛇與青蛇,幻化主僕人形,到杭州西

湖遊山玩水,白蛇見許仙年輕俊秀,心生愛戀,便以借傘為由,由小青促成

姻緣結為夫婦。金山寺法海禪師告誡許仙其妻為蛇精所變,並設計讓白蛇飲

下雄黃酒,使她原形畢露,許仙嚇的魂飛天外,後來雖經白蛇千辛萬苦仙山

盜草救活許仙,仍阻擋不了許仙躲避金山寺,投奔法海禪師。白蛇見許仙一

去不回,便率青蛇同赴金山寺,懇求法海釋放許仙,法海認為人蛇不能共處,

執意不放,於是白蛇施展法力,水漫金山,引發一場水中神、妖大戰。

劇評:

約在夜晚八點30分左右開演,我因遲了三分鐘進去,門口有服務人員導引我進入,避免影響干擾演出,於入口附近我隨就定位後,環伺了劇場一下,發現有幾乎都是美、日、韓外國人,我與友人是當中的少數臺灣人,整個會場不大,大約有三百多個座位,因此比「台北城市舞台」小約三分之二且僅有一層,舞台佈置就像小時候無線電視台播出的京劇傳統舞台一樣,舞台正中掛著一副龍騰圓徽的簾幕,地毯及其他佈景都以素色莊嚴為主,弦樂隊則隱身於舞台兩側的帷幕後,避免破壞整體的視覺感受,而角色出來時,

我看著她們搶眼的劇服配色,突然有點神會為何佈幕景,都盡可能使用素色,除了表現國劇專業之莊嚴外,亦突顯劇員服裝色彩,從中明白服裝傳達的角色類型及性格,且更加伸張出戲服下身段的線條及擺動,令人一面瞭然。

學生本人過去曾經與中文系同學,一同前去「台北城市舞台」觀賞由「王

海玲」演出改編的豫劇版「威尼斯商人」,京劇白蛇傳如與之想比,不僅明

顯「科白比例」相差懸殊,雖然學生認為劇本內容是主要原因(白蛇傳有水漫

金山等,神、妖大戰的動作場面較多),但表演型態京、豫劇的不同也佔了一

定程度上的影響。在字、韻上,豫劇較強調用字上的文白兩分,文言文用字

較多,但在發音上則反而平實,不發古音及不刻意過份特殊腔調;而京劇所

使用的白話文則較多,但發音上強調古音(例如:白ㄅㄛˊ素貞)及京劇的特

殊唱腔。而學生亦有另類上的解讀,兩者會有這樣的差異,除了劇本文學性

及表演型態的不同外,有可能是收看群的市場相異,如豫劇改編的威尼斯商

人,是為了給華人對傳統戲劇有新的感受,華人對傳統戲劇的動作與唱腔、

內容及用字都有一定的熟悉性,甚至是煩膩,而能改編的只有內容及用字能

更改,動作及唱腔則不能修改,修改將會大失原味,加上內容及用字上的修

改,畢竟華人較能體會母語及各傳統戲劇所使用漢藏語系的變化之美;白蛇

傳的表演所在台北戲棚,專攻的是外籍觀光客,而對於外籍人士來說一切都

是新鮮有趣的,要的就是原汁原味,傳統戲劇無更改的必要,再加上內容及

用字上的改編,非華語系母語的人只能了解,不能體會用字變化的美感,外

國人會覺得僅僅是不同字形但還是同意思,而無法真正體會至美感深處、奧

義,這樣不如強調加強較能直接體會的傳統藝術科動作等部分(拿頂、下腰、

甩腰、前橋、後橋、虎跳、踺子、跺子、單蠻子、倒翅虎、小翻、踺子小翻、

串小翻、滾小毛、趴虎、入洞、地蹦、旋趴虎、案頭、搶背、過桌案頭、下

桌虎跳、下桌踺子、下桌抬蠻、下桌倒翅虎、踺子蛇腰、出場、虎跳前蹦、

跺子蠻子)

在白蛇傳一系列中,本劇特別從緣由演至人、妖大戰的橋段,但後面的

禁錮雷音塔及產子的劇情通通都刪除掉,演出過短,時間因素是主要原因,

為配合外籍觀光客行程緊湊,挑選出精彩及意會容易的動作情節,但就我們

華人而言,結束時令人有點錯愕,不是還有嗎?這麼突然就收尾,表演大約

才一個小時多(但威尼斯商人表演卻足足有三個多鐘頭,票價還比較便宜)

演出過於縮短而有走馬看花、意猶未盡之感。不知是因為成本考量(票價550

元普通價位,但空間不大席位真得算少)而刪減內容,還是配合遊客而設計;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觀光客只是為了感受體驗其中的氛圍,如果

僅僅是為了經濟收入或文化外交,當然是很成功,可是若是為了向國內推展、

發揚傳統藝術,無疑只是做做門面罷了(或許是我選錯劇場的導向)

白蛇傳人蛇殊途的著眼點,令我聯想到西方歌劇的美女與野獸的情節及

東方的蛇 郎 君故事,雖然結局不似「美女與野獸」和「蛇 郎 君」般,從此過

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且強調的感情性質也不一(白蛇傳強調是愛情;美女與野

獸強調的是善心;蛇 郎 君強調是孝心),但都是強調愛的重要,可以突破一切

藩籬跨越物種,感動上蒼。不約而同東西方的戲劇都善用身段或舞蹈等肢體

語言,表達角色的情緒及動向,甚至是劇情的鋪陳,只是方式的不同,中國

戲劇偏向使用身段引發「氣韻生動」(優雅),西方戲劇則偏向使用舞蹈引發

「情感交融」(展情)

白蛇傳整個背景圍繞在古代傳說中,有著神鬼怪與奇幻妙色彩,輔以淒

美的愛情故事,有人說「神話、傳說是一個民族最初的靈魂,代表著人們對

天地萬物的情懷」。峨嵋山上,巒山起伏,爭先嶙峋,山嵐裊裊是容易引起

古人的想像,想像是否有神秘超自然的事物,進而投射入自己及人類集體意

識的想法於其中,形成有人類情感、愛恨的萬物、眾神(類似封神榜及希臘神

),有著凡人情慾生活的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恨等神話故事。

故事中的白素貞面對愛情的執著,為了所愛甘願放棄千年修為結良緣,

更盜仙草救許仙,甚至不惜水淹金山寺翻江倒海,挺著肚子要尋回許仙,此

等對許仙的情意令人動容(白素貞在劇中的身段最為突出而柔軟);劇中的第

一女配角青兒,她對主人白素貞的忠心亦令人佩服,不僅赴湯蹈火,再所不

辭,還帶大成了孤兒的白素貞之子,亦忠心又疼愛孩子(劇中青兒的表情最是

生動活脫)

最後許仙因發現白素貞的原形,躲避至金山寺出家,而忘了過去夫妻間

的種種情意,貪生怕死到連妻子肚中的孩子都不顧,要妻子大老遠來「請」

回去,還不果,絕情而寡意。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

從故事中的啟發,愛情中擇人,實在不能看一個人一時對你好時的喜怒

哀樂,而是要看他行為背後的本質、性格,人會因為不同狀況而有不同立場,

但背後的本心、本質都是不變的,只不過人會去掩飾而令人看不清。雖然說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一念之間,善惡天地,人的根性是先天決定,不過

可透過後天修養我們的心,以控制我們性的發展,僅因人而異是頓悟還是漸

悟的途徑不同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