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是宜蘭傳統藝術中心的「傳藝‧獻丑」主題月,園方舉辦了各式傳統戲曲活動,包括豫劇、布袋戲、歌仔戲、崑劇、國樂等,我欣賞的便是由「海山戲館」領銜主演的「話」龍點「經」駐園表演歌仔戲之一:《白賊七》。

    《白賊七》取材至民間故事,講述主人翁「白賊七」是個家戶喻曉的說謊大王,說謊不打草稿,凡事總要胡謅一番,大家都拿他沒轍。一日,村里為做善事而募款,村中大財主卻自私小氣,不願捐出半毛錢,村民並找了白賊七幫忙,白賊七利用巧思和那無人能比的白賊功力,順利騙得大財主一大筆金錢,既耍弄了大賊主,也順利做了善事。

我一直都比較喜歡輕鬆歡樂的表演,這齣《白賊七》既傳統又創新,娛樂效果十足。海山戲館利用開放小劇場式的場地,與觀眾做許多良好互動,跌倒在觀眾身上、要觀眾評理等,不但更能吸引觀眾注意,也讓觀眾更能融入戲中,這也一直是我對小型劇場情有獨鍾的原因。

    《白賊七》是以四句聯為主的改良式歌仔戲,台詞都以四句為一組,句句押韻,聽起來有種打油詩的感覺,朗朗上口,趣味十足,雖然表演沒有字幕,但台詞簡顯易懂,只要是聽得懂台語的人一定都能理解。戲中表演者皆為女性,我尤其佩服飾演白賊七的老師,雖然已有年紀,但聲音依舊宏亮,誇張性的表情與肢體皆充滿了活力,很會帶動現場觀眾,讓氣氛熱絡起來,我想這就是一個資深表演者經過長年不斷的表演所累積而成的經驗與功力。

    這部戲我唯一的疑惑是演員的化妝,無論扮演的角色是男性還是女性,演員臉上都畫著很濃的妝,這是我不能理解的事情,為什麼連白賊七和大財主的妝容都要如此厚重呢?除了上了很厚的粉之外,睫毛更是濃的嚇人,特別是大財主,甚至還帶著藍色的假睫毛,這點我不是很喜歡。不過除了化妝外,我真的很喜歡這場表演。

    也許是語言,也許是我欣賞的作品是喜劇,對我來說,歌仔戲與京劇最不同的地方,在於那一股「親切感」。《白賊七》沒有華麗的舞台,沒有繁複的道具,沒有華美的服飾,但我就是特愛那份鄉土氣息和充滿生命、活力的感覺,沒有距離,沒有隔閡,有的只是放鬆身心的歡笑聲和看完戲劇迴盪在心中的溫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