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與現代的揉合

  適逢建國百年,國光劇團推出傳統京劇融合現代舞台劇的新編劇《百年戲樓》,融合『寫實』與『寫意』、『真實』和『虛幻』之間來回變換,演出京劇人一生習藝、討生活的滄桑歷程,面對世俗社會與自身藝術堅持的掙扎無解;對於老京劇迷是一種新體驗,更是讓平常沒有接觸古典京劇的人驚嘆,因而改觀。藝術總監為 王安祈 老師,他帶著他的愛徒 趙雪 君,嘗試性的將傳統解構、破壞,並讓它重生!

 

戲中戲中戲

  由《白蛇傳》串起三個不同的京劇命運,從民初梅蘭芳引領風潮的『男旦』,到民國二十年後,在上海對打的『海派』與『京派』,最後到大陸文革時期的前後,展現了在舞臺上的演出與舞臺下的真實面貌,京劇人終其一生就為了能站上舞台,唯有站在舞台上才能算是活著,並將那些十年心酸血淚的練功化為完美的演出!人生為什麼要不斷追求完美?整個主題軸心透露著『人生的不圓滿,只好在戲中求彌補』,就因為舞台下的真實世界有太多醜陋、無奈、糾葛、黑暗,才更要靠舞臺上的光采亮麗來填補那無止盡的黑洞。台上演的淋漓盡致,台下更是精采絕倫!

 

京劇大家族的恩怨糾葛

男旦盛行時期:

  北京鳴鳳班的年輕小旦「小雲仙」,在老班主過世後,新班主白鳳樓有意栽培收他為徒,並送了他一雙"金絲牡丹蹻鞋",但小雲先不願屈服於當時狎玩男旦的流風,毅然決然逃離鳴鳳班,前往上海自立"蔚雲班,並改名「華雲」;於二十年後,師徒再次相會,白鳳樓染病在身仍上台演出,華雲求得白鳳樓諒解後,兩人合演《搜孤救孤》,而白鳳樓也在謝幕後過世。

 

大陸文革時期:

  華雲將蔚雲班傳予他的兒子華崢,華崢有一名得意女弟子茹月涵,與他搭檔演出《白蛇傳》時,將一身本領都傳授予她,更將他的父親華雲傳給他的"金絲牡丹蹻鞋"改成一般繡花鞋贈與她,但是沒想到當紅衛兵拿著鞋子大作文章時,茹月涵為了自保,竟然出賣了恩師華崢,導致華崢被流放內蒙,羞憤投湖自盡。

 

大陸文革時期結束後:

  當茹月涵已成為《白蛇傳》名旦,她到內蒙找到了華崢之子華長峰,將他帶回北京一同合演《白蛇傳》,飾演許仙的華長峰卻讓飾演白娘子的茹月涵分不清到底眼前的許仙是華長峰還是華崢?或是茹月涵自己內心的愧疚倒影?

 

愛與恨,禁錮與自由

  從一開始,當燈光全暗,一道藍光停留在舞台上那些賣力而有節奏的"工作人員",再配合精準的配樂,全無台詞,只有光影交織和脈動的情緒,我馬上被這個開場震懾住了;台上工作人員整齊的舞步,帶著他們的"衣箱"開開閤閤,彷彿訴說著舞台上的百年風華,台上光鮮亮麗,沒有那些道具服裝也成就不了,大環境會變,但最初衷的那些辛酸血淚是一定在的,全都鎖在衣箱裡頭兒,讓京劇絕活兒不斷的延續下去;這樣的設計是很重要的,這樣的精神也貫穿了全場,就連謝幕也是延續著這樣的氛圍,我很喜歡他們處理光線的力度,單一即單一,五彩繽紛時,也不吝嗇的綻放,奪人眼目。

 

  前半場,"小雲仙"的出場,代表了男旦藝術的風氣盛行,雖說小雲仙是因男旦扮媚比女人更有韻味而得到揮灑舞台的機會,但是明明是男兒身的他,卻沒有辦法接受男性之間這種曖昧的情愫,他自己過不了自己那一關,連帶衍生出從男旦轉行當老生的師父白鳳樓贈予他的一雙"金絲牡丹蹻鞋",此象徵符號代表了傳統、封閉、刻板,寄寓著白鳳樓欲將傳統絕活傳承給小雲仙,但對小雲仙來說,這雙蹻鞋已經不是只有穿上他那麼簡單了,他還代表了一種被束縛、被打壓的意涵;但是小雲仙卻將蹻鞋留下來,他尊重傳統,他知道這是他師父的一片赤誠,但他決定為自己活一次,因此他離開了鳴鳳班,成立了蔚雲班;京劇開始有了分派,開始在創新與守舊中來回掙扎,最後白鳳樓和改名華雲的小雲仙一起合演《搜孤救孤》,蹻鞋沒有被遺棄,白鳳樓再次將蹻鞋給了華雲,這是師徒情彼此的諒解,傳統派深知,若不改革,只能面臨經營不下去的窘境,但又不願跟隨世俗,而創新的開始都是特別艱難的,因為未知、沒有前例,只能憑著那股衝動、熱情去勾勒,雙方都不願讓步,卻都不敢前進,師徒最後一齣合作,也是象徵傳統的白鳳樓隕落。

 

  下半場,舞台彷彿換了一個時空,燈光也變的特別明亮,接下來 魏海敏 老師一出場,時裝打扮,高跟鞋,太陽眼鏡,一派現代作風,原來使用了倒敘法, 魏 老師飾演的茹月涵是當今名旦,但成為名旦的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過往;從一開始的祭拜老班主過世時用了蠟燭,全場燈光昏暗,又有一股悶濁的氣氛,到使用明亮電燈,都是象徵朝代更迭的興衰感觸… …

 

  場景回到大陸文化大革命的時期,當時的茹月涵並非是名旦,他的師父華崢是華雲的兒子,極度的提拔茹月涵,認為他潛力無限,將畢生絕活《白蛇傳》的女伶技巧都傳授給他!我印象很深刻,華崢說茹月涵使用的感情不太正確,茹月涵將白娘子表現的對許仙只有怨恨,而華崢告訴她,白娘子之所以有憤恨,那也是因為她是『忿恨底下的情癡』啊!那一段,從只有恨意的唱,到帶有哀愁的和癡情的怨,我真的好感動,那是一種情感的交融,海敏老師把白娘子的魂都給唱了出來了,可能身邊也有朋友有這樣的例子,明明被傷的遍體鱗傷,卻還要去找對方,訴說自己有多恨,旁人看了會覺得,那就不要再去找對方就好了,但殊不知,那憤恨底下竟然是這般依戀、這般癡心。還將父親留給他的"金絲牡丹蹻鞋"改成了女孩兒的繡花鞋送給了她,可見華崢是多麼的器重她,這邊的改變又說明了時代的變遷,勢不可擋,但小鞋卻成為紅衛兵爆政下的利器,而在此時,為了自保的茹月涵,竟犧牲了她的恩師華崢,出賣了他,導致最終投湖而死;在這段期間內,茹月涵靠著華崢傳授給他的絕活一步步往上爬,成為了一代名伶,但他的心中未嘗就沒有惦記著那段破碎的過往,因此他找到了華崢之子華長峰,隔了一代,一同演出《白蛇傳》,恍惚之間,華長峰竟然變成的華崢,茹月涵是要帶著多麼五味雜陳的心情啊,她的內心是愧疚的,她也深知他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因為當時的那… …決擇。

 

  此劇還設計了管理服裝道具的工作人員說了依據符合現代人心理的"我失業了嗎?!我失業了嗎?!"全場都笑了出來,算是在這一連串的情緒裡面調和了一番。其實還有個非常重要的小配角他將精神一一貫穿,那就是"管事的"!!他總會出來講一些實際又深刻的註解,他哀嘆著「台上的不圓滿,只能到台上來求得圓滿」,這真的就是人生啊,不只是伶人們的人生,每個人都是如此,人生,完美的事太少,我們不能什麼都想要!就端看你如何做選擇,這給我很大的衝擊去反思;小時候只要照著父母給我的康莊大道走就好了,但到了隨著年紀的增長,走的每一步都在抉擇,因為人越成熟,慾望越多,無法再像小朋友一樣,容易感到知足;什麼都怕失去,就什麼都抓不住,因此就會有好多的傷痛和遺憾,但那些傷痕卻也成為我們成長的記號,沒有它,彷彿無法證明我們是有成長的。人總是不斷的在追求快樂、幸福,認為自己擁有的永遠不夠,可是為什麼總是為了找快樂而讓自己變得不快樂呢?但欲求不滿才是人生,台上也是一樣,都要追求完美,為有完美才能擁有你的舞台,為此他的台下人生卻變得不完美,越是如此,舞臺上便是他活著展現完美價值的一切。

 

  我在現實與虛幻之中隨著燈光與音樂的變幻明滅,真的好像進入了京劇百年歷史洪流裡面,我感受到京劇的偉大,那些愛恨情仇,已經感染了全場觀眾,謝幕更是用心,還有排演過的呢!真的精采萬分,用舞台劇的形式揉合了京劇的情感,又為京劇開闢了新的里程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