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次因為戲曲課的關係所以和朋友一起相約去看《霸王別姬》,我和朋友都是對戲劇抱著滿多興趣的人,但是在古典的京劇這一塊,卻是相當的陌生。一開始我甚至懷疑我會全程都聽不懂他們所唱的內容,也很害怕自己無法深刻的去體會《霸王別姬》的情節,但是在朋友告訴我兩旁會有字幕後,也就抱著一種比較安心又期待的心情去看戲了。   我們搭著捷運來到了國家戲劇院,入廳後就安靜坐著等待戲的開始,我和朋友坐在最後一排,環視周圍幾乎都是年紀比我們大的叔叔阿姨,也有不少的阿公與阿嬤,這也讓我發現到原來在平日有這麼多的人會來觀賞古典的京劇,也打破了一直以來的既定印象。忘記之前高中的時候曾經讀過某本小說的其中一部分,小說的內容在描寫關於傳統戲劇的沒落,而我對傳統戲劇的認知也就定格在那本小說上。但是今天實際來到這個地方,我稍微瞄了一下坐在旁邊的長輩們,看見他們的臉上流露出一種雀躍的神情,還看到了一位年輕的男孩帶著年紀稍大的阿公入廳,他叮嚀阿公說散場後要往哪個方向走,阿公點點頭,而那年輕男孩在確定阿公都聽進去之後就先離場了,我看著阿公一直專注的看著台前,雙手放在雙腿上努力挺直他彎曲的背,就算可能聽力與視力不如年輕時期了,但阿公還是拄著拐杖來到了廳內,那種期待看戲的神態讓我對現場的人感到一種敬佩。原來有這麼多的人在關心著這樣傳統的戲劇,有這麼多的人願意花錢來到現場支持他們所有興趣的事物。   在燈暗後,布幕俐落的從中間拉開,坐在台上旁邊的演奏者開始演奏音樂,兩側的字幕也開始放映,字幕機一行一行的介紹角色的名字,我聚精會神的看著上面的字,也集中所有的精神注意著台上的動靜,深怕一個恍神就會與戲劇失去銜接,當一個角色出現時,下面的人就會鼓掌,但不是所有角色都有掌聲。其中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項羽一行人入山時,富有節奏性的踩著不慢也不快的腳步一個一個入山的畫面,這樣的畫面給人一種和諧的感受,只要一個人的節奏不對,那整體的協調性也會降低,但每個人都完美行著剛剛好的速度,配上旁邊演奏的音樂,還有強烈的打擊,讓人在心中產生出某種澎湃。楚漢相爭時,兩派的人馬在進行決鬥的畫面也讓人會目不轉睛的盯著,每一個手的延伸與腳的動作都富有力且優美,還有數個翻身的動作,他們的翻身都會在空中停個一兩秒腳才會落地,讓人有種時間暫停的錯覺,台上的表演不會給人很強硬的感受,不會使人覺得過於壓迫,但每個動作都帶有某種俐落的優雅,精準的流動著,一退一進的過程也達到了緊張氣氛的高潮,台下的每雙眼睛都隨著台上角色的動作快速移動著,我不是很了解京劇中的音樂,但我看著其中一人演奏的背影,身體隨著拉絃的動作有著高低起伏,也在此時認真敬佩每個從事京劇的人員。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幕是,最後接近尾聲時虞姬說要跳一場舞給項羽給的那場,飾演虞姬的人優雅的揮舞著她的袖子,配著激昂的音樂,項羽站在桌子後看著虞姬跳著舞,有時摸一下他長長的的鬍子,項羽看著遠方,我因為坐很遠,所以無法看清楚項羽的眼神,但看起來項羽好像在深思什麼,也有可能是自我的心理作用,但我總覺得項羽的眼神似乎藏有某種朦朧的憂愁,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場,也給人一種淡淡的哀傷。虞姬最後拿著刀自刎,布幕迅速關起,掌聲響起,我看著坐在旁邊的朋友,專心的享受這戲,原來這就是我們一直沒有去深入的京劇,好多奧妙值得去探索。   原本以為京劇對於我和朋友會比較枯燥難懂,也很怕自己會無法理解這樣傳統戲曲所要表達的,但這一次的《霸王別姬》的初體驗都讓我和朋友改了觀,當一個一個的角色出來謝謝觀眾的掌聲時,我微笑看著他們,想著這些人是花了多少的努力與堅持才能完成這樣一齣戲,沒有什麼成功是一蹴可幾的,我看著拍手且面露滿足的長輩,其中也有一些年輕人坐在其中給予掌聲。傳統戲曲在現代中可能難以避免會受到一些威脅與損害,但我相信創新可以使傳統的京劇不斷綿延下去,不只是加入新的元素,也保持最初傳統的初衷,兩者的融合能使京劇的價值被更多人看見,也很感動有這麼多人在維護與付出努力在我之前一直很陌生的戲曲中,很高興有這一次去觀賞《霸王別姬》的經歷,我想我之後還會繼續去觀賞所謂的傳統戲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olkanddrama 的頭像
    Folkanddrama

    Folkanddrama的部落格

    joanna834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