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專題期末報告---京典舞台劇【百年戲樓】觀後心得

系級:中文四B  學號:496010660  姓名:蔡孟孜  指導老師:鄭柏彥老師

場地:城市舞台  日期:2011/04/24 14:30

 

    除了老師曾在課堂上提到這次國光劇團的百年大戲-【百年戲樓】讓我有充分的印象外,又因曾看過老師撥放的【三個人兩盞燈】,對劇團中的演員略有印象,讓我想要進場觀賞的念頭,本以為售罄的門票已無機會去觀賞了,但因為這齣戲的音樂製作是就讀台灣藝術大學的姐姐的同班同學,因為剛好手上有多一張票券,所以意外的獲得機會能夠去,也聽說可以在櫃檯詢問有沒有代售票,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本次集合了許多大卡司一同施展演技,包括魏海敏、唐文華、盛鑑……等人,內容敘述了從清末到民初的百年間戲樓傳統的流轉,梨園中許許多多心酸血淚不為外人所知,新舊時代的交替和敵不過歷史變化的悲慘命運。全劇使用象徵性的金絲牡丹小紅繡花鞋、白蛇傳【盜仙草】、【搜孤救孤】來貫串,開場的戲班搬箱也讓人印象非常深刻,可能剛好配到剛上完的幕後道具介紹,所以特別有親切感。

 

    劇情的簡介可能不在這裡多說了,我想要直接提出我的觀點。看過一些人對這齣戲的觀後感和也有去看戲的人交換心得後,發現跟我同樣體會相同意境的人是為少數,大部分的人著重在精采的演技或是聲光效果,抑或是演出者在京劇界的名氣,幾乎算不上有什麼特殊的見解。

 

「人生的不圓滿,非要在戲裡求得。」這句話一直迴繞在觀者的心裡,人生總是有很多遺憾,就一如白鳳樓(唐文華飾)習得老班主的真傳,卻是從慘痛的經驗換得;反觀小雲仙(盛鑑飾)因為一股孰不可忍的悲憤而離開戲班到上海開創自身事業,也是屏棄了旦角而轉老生,走上和白鳳樓一樣的道路,可是到最後兩任老班主在他的眼前相繼逝世,小雲仙所得到的只有名氣、只有他的骨氣,兩任的老班主絕學他都沒有得到,從他不能體悟【盜仙草】的身段、最後未將白鳳樓對【搜孤救孤】的精隨演譯出來,最後的演出甚至比當初戲班的二流團員演出的更加華麗。所以小雲仙的人生圓滿了嗎?而對人生充滿遺憾白鳳樓又在戲裡求到了什麼了?

 

「死過一次,重活的滋味,連說都不容易。」,對於白鳳樓和小雲仙的命運,若不是痴性存在又怎麼會有忠於自己的執著呢?這又讓我在觀看中不斷想起【南海十三郎】,對於眼鏡和傾慕對象和對自己才華的自負,沒有這些情痴的支撐,如何能成就他們戲如人生的精采?因為包含了太多愛恨情仇,如何才能夠真正的學會放棄、學會低頭,最後才能得到些什麼,但驀然回首已百年身,當初的決定是否有對錯,誰也說不準啊!

 

「氣憤和怨恨,本是一回事。忿恨底下的情痴,才是重點。」,也許無法真正體會茹月涵(魏海敏飾)對華崢(溫宇航飾)到底是抱持著怎麼樣的情感,到底是學生對老師的孺慕之情,還是隱晦的男女之情,抑或是真的無法從劇中抽離的白素貞對許仙的愛恨情感。也許時代的壓迫讓茹月涵為求自保將責任推的一乾二淨,但總是會有人問:「為何不能勇敢一點抵抗命運,只要說一點小謊來成就。」也許是我們現代的觀點來看,我們能夠稍微的抵抗強權,但在那一翻兩瞪眼,不是推人出來領死就是自己會遭殃的時代,誰能選擇呢?到底是戲裡的情痴愛恨,還是現實世界裡的忿恨,兩著之間曖昧不明著,推就於時代的變革,還是個人自私的情感呢?

 

我想這樣的感情其實真的是很複雜的,收到老師贈與的禮物當然是很高興,不論是以老師的學生的角色,或是許仙的妻子白素貞的角色,所以才會內心掙扎,才會痛苦萬分的想要贖罪,內心戲不是用話語道說的,而是用演技和燈光來呈現給觀眾看。說不愛是騙人的,可那遭受到背叛的心情茹月涵比誰都清楚,她怨許仙不願相信白素貞,明明知道的事情卻一再要別人來印證,印證又如何?印證了就不愛自己的妻子了嗎?擔著『十年修得共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那又愛著又恨著,誰能夠理解呢?青蛇理解了,理解了也同樣對等的仇視許仙,卻也有一絲絲的羨慕和忌妒著白素貞和茹月涵,才會一再的袒護,卻也一再的諷刺著這人生與戲分不開的角色。

 

演出中我對許多畫面都默默的垂淚,包括回憶老班主的畫面、小雲仙的不能忍、白鳳樓懷抱著諸多遺憾而亡和最後那包管事對傳統的依戀所搶救下來的小紅鞋。整體的戲讓我很感動,但是精彩的底下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像是武打系的刻畫、百年戲樓的主題性深入、更明確的白蛇傳寓意(因為還是有很多然看不懂)、還有角色的發揮(真心覺得魏海敏老師沒有發揮到很多)。總之,我會期待下一次的作品,希望會有更多新生代的演員崛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