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難見真情」觀後感

聽了朋友說因為新北市舉辦了傳統文化的相關活動,所以1224的晚上七點,在龍山寺前的艋舺公園有歌仔戲的表演,於是我們一行人就相約看戲過平安夜了。

到了艋舺公園的戲台與一個個的紅色塑膠椅,讓我想起小時候我家附近的寺廟每到神明生日都會搭起這種長長寬寬的野台,底下也都是擺滿塑膠椅的,不同於小時候在家附近寺廟所見的是,現在的戲台兩旁多出了液晶螢幕,會將演員的唱詞字句顯示在兩側,演戲時的道具也更加豐富閃亮了,雖然不至於精緻,但是演到洞房花燭夜就有紙門架出來的床柱與紗簾、不同場景情節會打不同顏色的燈光效果……讓我覺得即使是傳統戲曲也漸漸的轉變。

當天主演的戲班是鴻明歌劇團,戲名叫做「患難見真情」,全程是台語表演,表演方式不像上課介紹的戲曲那麼正式,我聽起來很多橋段更像是用台語在表演相聲搞笑,或許有戲班有設想過觀眾群的年紀跟懂得梗,有些地方台下關戲的長輩開懷大笑,但我即便聽得懂他再說甚麼還是笑不出來、也不太了解是甚麼事情讓他們有這樣的默契。

這部戲的內容好懂但是關係上有點繁雜,大致上有四五個家族的角色在裏頭,男主角先遭到女主角的父親退婚,接著女主角出資讓男主角進京趕考,希望能夠讓他風光歸來,沒想到男主角倒楣的遇見強盜,還好這時遇見了男主角二號搭救,兩人義結金蘭成了拜把兄弟,除了搭救男主角以外,男主角二號還設法讓男女主角得以成婚,成婚返鄉之後,男主角又進京赴考了。接下來就是男主角二號的主線故事了,男主角二號愛上了女主角二號,沒想到遭到女主角二號的愛慕者--知縣家的公子怨妒,將其誣賴成盜賊、屈打成招、家產充公……女主角二號當然不福氣,立刻上京控告。就正巧讓他遇到了已經成為大官的男主角,最後終於得以洗刷冤屈,迎娶成婚,圓滿收場。我看完這齣戲只覺得本土連續劇和傳統歌仔戲一定有互相參考劇情,總是這樣的情節,通常不需要怎麼動腦,角色也不會有很複雜的心理變化,發生的事件充滿張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伃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