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問>改編自名作李爾王,恰巧上學期選了英美文學選讀課程,李爾王也是教材內容之一,在進戲院觀賞之前抱著期待的心情,非常好奇導演會用什麼方式來詮釋東方版的李爾王、演員角色該如何設定,劇本東方化想必處處都是挑戰,模仿也許不難,但要如何卓越便是一大學問。我認為京劇是屬於傳統戲劇,在既定印象中,理當是禮俗並是沒落的大眾文化,而如今<天問>突破傳統,採用西方的作品,或許已有先例,但仍頗具創新與吸引力,可以吸引更多觀眾。第一次進劇院觀賞,一切都很新鮮,沒想到裡面的氛圍如此端莊素雅,原本輕鬆的心情也突然正經了起來,好不顯得突兀,剛好坐在二樓靠牆的位置,就像是在電影裡會看到的場景,由上往下看,舞台布置以及字幕清楚可見,我像劉姥姥逛大觀園似的。
  演員一上場便被宏亮的聲線所吸引,有力量到原本還以為是對嘴的。一開始的場景是華麗的宮殿,無論是衣著還是道具都很道位,既不浮誇也不失美感,依著劇情的走向,因為是已知的故事內容,就沒有特別的新奇感。後來,李爾王苦無支柱,大女兒、二女兒都奔名赴利,在這齣戲裡是扁平人物,從頭到尾都是自私自利的角色,而此時場景改成以灰色危基調的石階,這裡的設計我覺得略為簡略,可以再加強一些,例如枯枝、枯木,舞台才不至於單調,但也許是經費的局限或團隊的設計,下半部<風暴>一場,有天打雷劈的橋段配合著聲光效果仍是能夠震懾人心的,而整齣戲的場景也就分為宮殿和石階兩個部分,對比出華麗與悲悽的人生轉換。在表演方式的部分,我覺得演員除了有深厚的底子之外,默契也是不可或缺的,彼此之間必須互相照應,補足對方得缺失,在過程中有明顯幾次的漏接棍棒,不知道是不是特意安排的,但我認為至少處理得很好,可以增添看戲的樂趣也不會過分到讓人尷尬,這就是我欽佩演員的地方,熟悉舞台進而成就自己的舞台,觀眾在這個時候反應相當熱烈,非常精彩,令人敬佩。
  我很喜歡弄臣這個角色,看似胡說八道的人,事實上是大智若愚,唯一明事理的人物,在劇中不斷的預言、暗示,好像在戲劇中都需要這麼一個角色,像是以觀眾的眼光在戲中演出一般,往往可以製造更多情節的高潮,而反映到社會中,許多事情也是旁觀者清。而印象最深刻的一幕便是邠赫拉看著自己三個女兒的屍體,無語問蒼天的傷痛,不僅僅是人倫悲劇,也透露出人性的可怕是會導致兩敗俱傷,無人得利的結局,然而究竟在爭什麼呢?誰也不明白,這也不就是現今社會許多人的獨白嗎。
  第一次近距離與演員接觸,能夠細微觀察他們的動作以及腔調,每個角色都有明確的設定,像是服裝差異、臉部表情,個性塑造得很成功,相信觀眾都能準確的接收到。李爾王屬於經典巨作,但所謂經典就是廣為人知,就題材來看也可能就不是這麼符合潮流了,現代戲劇若要改編應該要與時俱進,才不至於脫節。在戲中有一句印象特別深刻的對白,發瘋的兒子領著眼瞎的父親要一起去救李爾王,「現今的社會也不是一個瘋子領著瞎子走嗎?」一陣哄堂大笑,頗耐人尋味。比較有創新的地方是李爾王是女性演出,解讀為傳達女人出頭的意味,顛覆了傳統女性的社會地位,值得讚許,但是劇情並無特意改編頗為可惜,可以加入更多中國傳統元素或是挑戰別的原著才會更新穎些。總體來說,這次看戲的經驗是新鮮的,很多事情都是要親自去體驗才能夠玩味,不過美中不足的是沒有出乎意料的地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olkanddrama 的頭像
    Folkanddrama

    Folkanddrama的部落格

    beilu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