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戲-兩種人(温敏華)
今年我有幸參加了學校的兩岸交流團,所以我趁著長假造訪了北京,古老和現代衝擊的城市,一日晚上我們被安排前往北京梅蘭芳大劇院觀賞京劇,因為是國家京劇院建院的60周年,所以號稱表演的京劇都是最優秀的節目,分別《三家店》、《盜仙草》、《將相合》,剛開始看到這些名稱時,我只有聽過盜仙草的故事,所以自己也非常期待能看到另外兩個故事。幾分鐘過後我們停在了梅蘭芳大劇院的前面,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整面幾乎都是落地窗的建築物,十分雄偉且具有藝術現代感,走進裡面,雖然看戲的座位十分擁擠,卻也不減看戲人的熱情。
導遊在進戲院前就告訴我們,這三齣戲雖然都是經典,但是最後一齣《將相合》最為精采,飾演藺相如、廉頗、皇帝這三人都是北京京劇界響叮噹的人物,其中大陸當紅老生于魁智扮演藺相如,楊赤扮演廉頗,當時我對京劇並不熟悉,但是聽到同行的北京學生不停地誇讚于魁智的京劇實力,讓我頗為好奇,想一探究竟。
燈光一暗,第一場《三家店》開始了,我所坐的位子能綜覽整個舞台,舞台並沒有任何機關,道具只有張古代的桌子和幾張椅子,演奏的樂隊在面對舞台的右側,舞台的兩台有十分龐大的投影屏幕,上面有顯示字幕,能即時讓觀眾掌握劇情。平常不接觸京劇的我們當然覺得有些枯燥乏味,但是不時前排觀眾總是會鼓掌叫好,而我不時地被這些鼓掌聲吵醒,不時的在不懂的劇情中睡去,直到我被一陣鼓掌聲吵醒,發現第一齣戲已經演完了,接下來是我熟知的白蛇傳–盜仙草的故事,我十分期待,整齣戲劇是取《白蛇傳》中的一個橋段,許仙讓白娘子喝雄黃酒,結果被現出原形的白娘子嚇暈了,命在旦夕,為了救許仙,白娘子到了仙山盜取仙草。他們將重點著重於最精彩「打出手」的這個橋段。一開始鶴童、鹿童配著具有強烈節奏感的音樂出場,還未唱詞就先秀了一段功夫,讓現場的觀眾大聲叫好,而我注意到了他們的衣裝,皆將動物特色表現出來,不僅僅是色彩還有外觀,緊接著白素貞出場,柔中帶剛的身段,每一個轉身,每一個步伐中表現了一個女人為了心愛的人無怨無悔的付出,縱使是妖還是存著這樣嚮往愛情的心,而在白素貞的服裝上一目了然,白色的服裝即是白素貞白蛇的意象,後面配戴著一把鋒利寶劍,幾番對話,一來一往,仙童與白素貞的表情一來一往,表情與音調將劇情表現的淋漓盡致,當然緊接著進入了全戲的最高潮,武打的部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鶴童從岩石布景中側翻下來,讓我深深體會到,台上十分鐘的演出必須在台下練習十年的功夫,還有白素貞一人對四位仙童的打鬥場面,五位演員有相當好的默契,而音樂的節奏配合得相當好,時而緊張時而放鬆,時而緊湊時而白娘子卻應付自如,自己彷彿身歷其境,不時地為白娘子捏了一把冷汗,而劇情也隨著白娘子打鬥時盜得了仙草結束了。而當我還對剛剛武打的片段還意猶未盡時,眾所期盼的將相合登場了。
《將相合》中主要敘述趙國藺相如保住了趙國的和氏璧,護衛趙王有功,所以獲得封賞,趙王此舉讓大將軍廉頗不服,所以在許多場合中悔辱藺相如,相如避之,在虞卿的暗示告知後,廉頗才恍然大悟,原來藺相如處處讓著他並不和他正面衝突是以國家為重。擔心文武大臣相爭會招致外患,廉頗因此悔悟,負荊像藺相如請罪。而最精彩的是他們兩個主角的對手戲,你來我往的,因為身為武官的廉頗性情較為衝動,配合著伴奏具有節奏性的步伐,相較於文官藺相如,較為保守溫和,伴奏也截然不同,所以這樣兩個不同性格的人存於同個空間時,原本以為因為礙於廉頗的個性,所以這場對手戲只是單方面進攻,但沒想到,廉頗的雖處處讓著廉頗,在舞台上卻沒有表現出示弱的樣子,柔中帶著理性。我印象做深刻的莫過於,兩人在巷裡爭道,廉頗故意擋著藺相如的去路,好幾次的轉道繞路,兩匹人馬在舞台上展開了搶道的戲碼,讓人十分緊張,飾演廉頗的老生每每唱戲時,每一步都走得相當沉穩堅定,十分有大將之風,尤其是最後一個重要的環節,廉頗在藺相如的家中負荊請罪,唱詞中低音沉穩,高音挺拔。飾演藺相如的老生,動作斯文,手舞間看出優雅文人的氣質,雖然不是武打的劇情,卻能利用演員的魅力與實力讓我們這些第一次欣賞京劇的年輕人體會出京劇的不凡魅力,不再是武打動作才能吸引觀眾的目光,我此時深刻體會到,為什麼當地的學生跟導遊都會如此強烈推薦這齣戲劇的原因,真的十分精采,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個晚上我細細咀嚼著京劇的美與魅。
看完戲後,整個晚上伴奏不時在我耳畔旁迴盪,下過雪的北京特別寒冷,望著飯店裡的窗外,也許就像「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一般,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今天用著戲劇的方式在我面前呈現,但是仔細想想發現,其實現今的社會上也有許多像是廉頗和藺相如的組合存在著,也許他們是市井小民,也許他們位高權重,也許他們是擦肩而過的陌生人,又抑或是身邊最熟悉的人,十分幸運的是最後廉頗發現了自己的錯誤,並且及時改正,負荊請罪,最後與藺相如結成了好友,成為了趙國護國的兩位大將,這樣的結局十分美好。但是現實中,扮演著廉頗角色的人往往無法悔悟,更無法正視自身的錯誤,更別說是道歉了,而扮演藺相如角色的人也許忍讓一兩次,卻可能常常因為一時的私利或是衝動,無法繼續護著大局,而衝動行事,與廉頗正面衝突。而我們在人生中在人際相處中我們到底扮演了廉頗還是藺相如,我們到底有沒有徹底的學習藺相如的精神與廉頗最後的大度,我想這就是人生如戲這句話最好的詮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