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揭開舞臺帷幕前,從我的左邊傳來了這首崔鶯鶯私約張君瑞相會的定情詩,一名白髮蒼蒼的老人,用著沙啞又低沉的嗓子,低聲地吟唱著這幾句詩,那樣特殊又略帶點磁性的聲音,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轉向左邊的位子,觀察了一下這名老人,他雙手微微顫抖拿著小小的雙筒望遠鏡看了看舞台,又接著低頭看了看文宣,用著一種期待的神情望著舞台。坦白說,這樣的景象在我所坐的區域是少見的,礙於預算的關係,我和同行的朋友選擇了城市舞台三樓的位置,三樓的位置離舞台最遠,但卻也是最便宜的位子,於是這裡通常出現的觀眾都是學生族群,而這位老人家好像也發現了這件事,他向身邊的女兒說:「真好,現在也有學生願意買票來看戲曲了。」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心頭突然沉了一下,開始思索我購買手上這張票的動機是什麼?對我來說,觀賞戲曲表演是種體驗也是份作業,出自於這個動機,使我現在坐在這裡欣賞這場戲曲表演,即使我對戲曲沒有絲毫的了解和熟悉,然而,在這位喜愛戲曲傳統的老人家眼中卻是一份文化的傳承。但就在表演結束散場後,我在出口處聽到一群老奶奶正在談論剛才的表演,她們感嘆地說:「唉,這紅娘跟我們以前看的不太一樣,這紅娘演得太活潑了,這次改編的劇本也有點太口語化,不夠有韻味呢。」由此看來,或許「傳承」和「創新」之間真的很難在不同的觀眾群中找到平衡點,對於我們這些年輕人來說,把傳統的戲曲加以改編和口語化,能夠讓我們更加親近戲曲,也增加了願意買票進場的年輕觀眾,但對這些老人家而言,這樣的創新和改編卻失去了戲曲該有的韻味,也失去了戲曲原有的面貌。我想「傳承」跟「創新」間的取捨一直是個難分難解的問題,我沒有辦法去回答這樣的改變是好還是不好,畢竟不論選擇那一邊都有利也有弊,在這樣的一場短暫戲曲表演中,卻讓我看見了「傳承」和「創新」間長久以來的矛盾。

  除了新舊觀念之間的矛盾,我在這次的秋後算帳.譴責負心-《鶯鶯西廂記》的劇碼中,也看見了不論是在元代或者現代,人在面對愛情時,永遠無法解決的情感糾葛。記得當初買票時,看見了票根上「秋後算帳.譴責負心」這八個字,讓我對這齣《鶯鶯西廂記》抱著相當大的期待,但就在〈長亭送別〉的折子結束後,舞台兩旁的字幕牆只浮出了「張生高中未歸」幾個大字,演員們便一一出場謝幕,讓我頓時愣在位置上,不禁想問:「難道張君瑞就這樣棄崔鶯鶯而去,那麼崔鶯鶯又該怎麼辦呢?」這樣的疑問一直盤旋在我心中好幾天,直到上網搜尋了相關資料,才知道在唐代元稹所撰寫的《鶯鶯傳》裡張君瑞確實是高中未歸的。直到了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才將《鶯鶯傳》續寫結局,改寫成張君瑞高中後迎娶崔鶯鶯,兩個人也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這個版本在民間流傳最廣,或許正因為這樣的結局較符合人們對愛情的憧憬和理想,也確實給了崔鶯鶯一個圓滿的交代。

  然而,如果我們真的平心而論呢?從一開始張君瑞在普救寺的花園裡遇見崔鶯鶯開始,兩人暗生情愫,崔鶯鶯總是和紅娘一起到花園假借焚香祝禱之名,偷偷吟詩贈與張君瑞,而張君瑞也吟詩相互唱和,兩人在紅娘暗中送信的牽線下,最後更跨越了禮教的規範,私訂終身。雖然是張君瑞出手相救崔鶯鶯後,崔老夫人背信未答允兩人完婚在先,但兩人未拜過堂就私訂終身,這原本就是個不合乎禮教的行為,這或許已經暗示了兩人的結局注定是在張君瑞的選擇上頭,如果張君瑞回來迎娶崔鶯鶯,那麼自然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但如果張君瑞選擇了背棄崔鶯鶯而去呢?那麼崔鶯鶯又要如何證明兩人的關係,最後也只能暗自吞下這委屈了。

  有人曾說:「看戲的人是傻子」,但我不這麼認為,其實看戲的人一點都不傻,正因為我們看到崔鶯鶯如此果敢地擺脫禮教的枷鎖,而張君瑞剛開始遇見崔鶯鶯時也是如此癡情,我們才會希望兩人能夠有個完滿的結局,於是張君瑞高中後迎娶崔鶯鶯便成了最受歡迎的結局。但,現實呢?現實是兩人擺脫禮教的約束,婚姻不被崔老夫人所允許,所以兩個人根本沒有拜過堂,這段關係永遠不會被承認,這的確是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就像是我們現代人的愛情,就算是在如此自由的社會下,但有多少人能真正提起勇氣,擺脫社會上的眼光、家人的反對、年齡的差距…等現實因素,去追求一段可能不被認可的愛情。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在偶像劇的浪漫愛情中,想像自己的人生也能像劇中的人物一樣,擺脫一切束縛,追求自己的真愛。所以看戲的人其實一點都不傻,只是清楚明白現實中有太多的不可能,所以才在戲中求個理想中的結局。我仔細想了想,或許正因為這樣,我才會在這次的秋後算帳.譴責負心-《鶯鶯西廂記》的劇碼演出前,期待著一個完滿的結局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maho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