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問》觀劇心得

110202233 語三乙吳念頎

「衣衫襤褸不敝體,飢寒交迫無所依。老身淪落一至此,愧悔昔日不自知。寄語顯貴施賑濟,公道昭然本於茲」

大王邠赫拉多層次的渾雄嗓音在我心中環繞,一個可喜可悲可愛的角色就此住進我心裡。

  以一齣《天問》作為我第一部走入國家戲劇院觀賞的戲劇,除了戲院精緻奇異的空間帶給我震撼以外,戲劇的魔力也給我一個突然超脫的下午,語言、服裝、身段動作,轉換到另一個時空,我已不知身在何方,權力鬥爭與家族情感破裂的真實就攤在眼前,不管是邠赫拉的心痛懺悔,還是端木蒙的冷血無情,人物在情節裡快速地隨命運變化,依循著人生的軌跡,看著看著,憐憫著每個人的遭遇,時而困惑大笑時而掉淚絕望,在預測到結局可能全部人死光時,真的很希望劇情來個大翻轉,可惜《天問》是齣悲劇,因為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情感執著,多情人是感性悲劇的,令人傷感不已。

  劇目加上序曲共十場<序曲><離間><辱親><計陷>;下半<風暴><剜目><孽緣><重圓><國殤>。劇情分兩線:邠赫拉與三個女兒、端木格與兩個兒子,家庭裡的糾紛扯上國家政治就非同小可,國家影響了這兩個家庭,這兩家各自的糾結紛擾也賭上了國家。

  兩線的主角在<風暴><剜目>各自遭遇人生谷底,劇本對這兩人的懲罰殘忍兇狠,一個是直接瘋掉,一個被挖掉兩顆眼珠,原先莎士比亞的李爾王中就有此情節,在莎士比亞的時代這些合乎常理,斷頭台、行刑,人們對於威權的殘酷本就習以為常,但也許是生長在一個和平與講究人權的時代,面對這樣的劇情我實在不敢張開眼睛,一定要這麼做嗎?他們只不過剛剛好錯了那一小步,邠赫拉的衝突在用一個錯誤的方法博取虛榮與愛,將會讓真正愛他的人離開,諂媚小人圍繞,且聽不進別人意見。端木格比較愛正室的兒子,養出偏激的小兒子,最後又沒搞清楚狀況就相信小兒子的話,把真正愛的大兒子端木加害慘了。一開始沒長個心眼,最後就演變成悲慘結局,帝王家容不下一個個單純稚嫩的靈魂耍真情,更不容許任性而為的小決定,一切都會關乎生死。

  戲劇把事物極端化有個好處,我們可以看得更清楚透徹,那些無形中早已鑲嵌在命運裡的黑洞。

  看端木蒙一個被扭曲的人格將會做出什麼毫無溫度的事,偽善、人面皮,沒想到大女兒二女兒還同時搶著要,只看外在條件的攀龍附鳳,直覺作者要營造的就是狗男女,全部弄在一起虛假的遊戲就夠玩了。

  端木蒙可恨嗎?他不過是個自卑到自傲最後丟失自己的人,畢竟他沒受過什麼肯定。

  大女兒和二女兒又如何呢?其實她們的角色比較扁平,在戲裡唯一可以看到反差的是原本寡情勢利眼,愛上端木蒙後撒嬌爭風吃醋的樣子。那一段我笑開懷了,他們雖然沒什麼引人喜愛之處,對母親沒禮貌又沒心沒肺,但是對喜愛的男人很有一套。公主與端木蒙私通還寫信件彼此陷害,直指兩方為了目的不擇手段,最後誰也沒爭贏。

  而邠赫拉也就是大王、李爾王,他的個性特質,具有威嚴,崇高的道德感,開闊的心靈,具有壯大遼闊的聲音性格,但注定在感情筋疲力竭。他有一整個國家,卻早早退位分送國土;他深愛著三女兒,卻把她驅逐國境;她明知自己錯了卻不願低頭;她高高在上,卻生氣的在大雷雨中發瘋,體會到又寒又飢,變得悲天憫人。剛毅的模樣怎能讓人不被屈服,瘋掉以後倒在地上的模樣怎能讓人不心疼,能夠演出這個角色的曲折,那個舞台效果只有現場能體會,要憤怒也滂沱,要悲戚也滂沱,大格局的角色讓人為之深深著迷。

  我最喜歡第三場<辱親>前半的歡樂玩耍,好喜歡王海玲老師演的大王,意氣風發的大頑童,深厚的底子耍棍子好看極了,十幾個士兵配合起來非常溫馨有趣,好像一隻母猴子帶著一群小猴子靈巧的遊戲一般,小猴子們都崇拜而深愛母猴,他們靠著彼此才有快樂的嘻鬧聲。

  相較於大王對三個女兒的矛盾關係,這些士兵不是單純多了?

 

  最後,相較於大王的至親三女兒全死,無語問蒼天;端木一家算是圓滿的相見,雖然老爸爸瞎了,但他們還可以相伴左右,至此,大王的悲劇由端木一家烘托出來。

  故事讓壞人(緒兒、紹兒、端木蒙)死了,也讓好人(維兒)死了,不相干的倒楣人(維兒老公、緒兒老公)也死了,活下來的只有瞎子端木格跟瘋子大王與假的瘋頭陀端木加。真實世界裡,傻瓜跟裝瘋賣傻的事不關己人不都過得很好?太有心機的會機關算盡算到自己,太單純無害的善心人士會變犧牲者,沒有感覺就規規矩矩生活的人也會被潑及,就那些躲避球裡最會閃躲的愚者最為聰明。

  戲裡的丑角說:「世界就是由瞎子帶著瘋子」,物事人非,生死兩茫茫,全是人性在時空中彼此相應的結果,其實這就是殘破不堪的真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olkanddrama 的頭像
    Folkanddrama

    Folkanddrama的部落格

    芬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