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四B   許純禎   496011007
     

     一開場,華麗的布景著實嚇著我了,這算是第一次去劇院看京劇,以前都是跟著老師的

影片一起看的,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去看了京劇。提不起興趣或許是因為之前看到崑曲的'

精雕細琢',一個句子可以唱個1.2分鐘,知道這是情緒的表現,但就覺得折磨人,所以以偏概

全的也認為京劇無聊,但這次我完全改觀了。

     第一場戲是"壽堂驚耗",背景掛著偌大的紅壽字,場景是喜氣的可是氛圍卻不是。這個

橋段的安排真是用心,後面還有一場"靈堂請纓",場景是以白色為主色以"奠"字為背景,和紅

色的壽堂形成強烈的對比效果。就算不懂文字的涵意,不過你可以從佈景傳達的訊息略知一二 

。這場演的是孟懷源和焦廷貴兩位大將,從戰場上帶了楊宗保的噩耗回來,殊不知今日更是宗

保的五十大壽,滿懷喜悅的楊家上上下下,還忙碌於籌備祝壽大典,聽到宗保殉國消息後,全

家驚慌失措,悲痛不已。印象最深刻的是,楊家婦女小姐們的穿著非常鮮豔,每個人的服裝顏

色都不一樣,12人一字排開便增加了特殊的視覺效果和氣勢。
     第三場是"廷爭"第四場是"靈堂請纓"。廷爭是說因為楊宗保殉國,朝廷失去主力大將,

因此皇上要聽取官員的意見,看是跟契丹求合抑或繼續攻打。進行辯論的是主戰派的寇準和主

求和派的王輝兩位大臣。寇準在劇中的文丑角色鮮明,不只是臉上的小花臉富有趣味,連台詞

都十分俏皮逗趣,這段兩人的唇槍舌戰,算是全劇氣氛較為歡樂的部份,經由他們雙方的辯論

,襯托出宋王的無主見。
     在本劇裡,我最喜歡的人物服裝和故事內容就是"比武"和"大捷"。穆桂英這時候的刀馬

旦裝扮最吸睛,全身純白色的戰衣加上背後的靠旗,看起來十分有架式也襯托出女性的威嚴氣

魄,更別說是12女將一字站開,華麗的衣服就讓人目不轉睛。他們頭上的"翎子"我好喜歡,原

本以為只是裝飾,上網一查才知道翎子還可以表現角色的喜悅、猶豫、驚慌等心情。這幾段有

武場的部分,配樂使用了很多樂器,大部分由一組打擊樂器組成,包括小鼓、堂鼓、大鑼、小

鑼、鐃、鈸等。雖然很想用心聆聽每段配樂的不同,可是我想我功力太淺,連什麼樂器是什麼

聲音都不太了解了,應該很難掌握。資料上說,京劇的佈景多是以無代有,以小擬大,以此代

彼,以分見全,因此常以簡馭繁,以較意象的手法讓觀眾有很大的想像空間。像京劇裡的馬就

是以"馬鞭"來代替,演員手執馬鞭就是在騎馬或牽馬的意思,快速揮動馬鞭則呈現快馬加鞭的

速度感。這些知識都是以前不知道的,經過戲劇的觀賞才有更深的了解,果然,看影帶和看現

場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這次劇院裡面大多數的觀眾都是老伯伯和老奶奶,他們看戲非常的投入,戲中時常聽到此

起彼落的叫好聲,演員的好嗓子、飆高音、拉長音,或者是武者的身段和技藝,他們都不嗇給

予鼓勵,也因為有了他們的鼓勵台上的演員演的更是賣力。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在大城市,爺爺

奶奶們不會這麼早睡,7點到10點這樣晚的場次,清一色都是老年人,也或許這能使他們回憶

過往的時光,不像現在的我們可以選擇的休閒活動好多,可是大家卻不珍惜,多數的人還是以

電視、電腦為伍。中國傳統藝術是博大精深的,不單是看看劇情那樣的簡單,演員的妝容、服

飾、唱腔等等,都代表著不同的涵意。我想,若想全部弄懂也該花個十年半載吧。希望京劇能

一直有人傳承下去,才不會辜負了先人的智慧結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