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除小學時期在學校看過的京劇、皮影戲,小時候去外公家跑去看在廟口表演的歌仔戲,還有一次媽媽帶我去中正紀念堂看戶外演出的明華園水淹金山寺之外,看戲的次數一隻手的指頭數得出來,更別說是花錢進戲院看戲了。

 

這次到台北戲棚看京劇<美猴王大戰盤絲洞>,搭電梯到三樓表演廳,看見門外的走廊上有幾個演員正在梳妝打扮、畫面譜,第一次看到這樣現場化妝的景象覺得好有趣。走進表演廳打在牆上大大的四個字:福、祿、壽、喜。身邊都是來自不同國家講著不同語言的人,投影片上的字幕有四種語言,分別是中文、日文、韓文、英文,坐在其中有一種奇妙的感覺,一個不小心就開始偷偷觀察起身邊的外國人,好像自己才是個觀光客。

1  2

 

八點一到,工作人員走向中央敲了三下鐘,宣告表演即將開始。燈光暗下來,胡琴和鑼鼓的聲音響起,我的心裡想像的是好幾百年前說書人在街坊市集講故事的樣子,吳承恩要是知道了他的故事穿越了時空,在二零一五年的今天還被後人演繹著,不知道他會怎麼說呢?

表演的配樂一開始進場是印度風格,讓人聯想到印度吹笛人,腦海裡浮現蛇在上下晃動的樣子。之後再隨著演員的動作和劇情有不同節奏快慢的鑼鼓、檀板聲,演員在唱詞時的音樂也有不同風格。之前覺得二胡、嗩吶的聲音很尖銳很吵,這次來看<美猴王大戰盤絲洞>配樂真的是能牽引情緒帶給觀眾不同的感受,對點和節拍都能讓人跟著緊張了起來,配樂真的是戲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呀。

<美猴王大戰盤絲洞>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文和傳奇戲劇團卻給了我完全不同的感受,孫悟空大戰蜘蛛精好像變成了一個新的故事。孫悟空一樣頑皮機智,豬八戒還是那樣好色,沙悟淨話依舊不多,唐僧還是一直說阿彌陀佛,但是表演的中間會突然冒出一兩句英文日文,豬八戒差點就被做成日式豬排,時不時穿插幾個"現代人"的笑話,逗得台下的觀眾哈哈大笑,驚喜連連。


3  4      

與我同行的是工學院的好朋友,進場之前我一直很擔心他會不小心睡著,事實是:怎麼可能睡得著!一個小時的表演沒有一秒鐘冷場,除了幽默的"現代"笑話,眼睛緊緊地被台上表演者賣力的動作演出吸引住,舞台上的表演者後空翻、耍花槍、跳彩帶舞,使我驚嘆連連,不知道他們是花了多少心力讓自己保持在這樣狀態。每個人物的動作都有不同的味道,就連普通的走路都不同,一顰一笑都有戲。

我最喜歡的角色就是豬八戒了,看著他捧著自己大大的圓肚子走出來,實在是太可愛啦,跑的時候肚子也在那晃個不停,後空翻的時候都快掉出來了!看他調戲女王和女王的侍女們,忍不住哈哈大笑,人好像從古到今也都差不多是這樣嘛!

 

5  6  

坐在觀眾席上突然就想起了小的時候住在宜蘭的外公外婆家。每天早上外公外婆都會起床一起去練外丹功,怕孤單的我也當個跟屁蟲一起去了。清晨四點爺爺奶奶們在廟前面的空地在運動,一個小女孩蹦蹦跳跳地在旁邊玩草、抓蟲子、脫掉鞋子跑來跑去,玩得全身髒兮兮。那塊空地上時常會擺起戲棚,外公說那些是要表演給神明看的,這樣神明才會保佑我平安的長大。外公把我舉在高高的肩膀上看戲,就算我常常看不懂,卻也覺得很開心。後來我真的長大了,忘記那片空地長什麼樣子,忘記那些歌仔戲演的是什麼橋段,但是我記得是外公外婆的愛保佑我平平安安的長大。

這次到台北戲棚看戲,在中山北路大大的馬路邊,藏著這樣的一個地方,沒想到自己曾經路過這裡好幾百次,卻也錯過了它好幾百次。很久沒有進戲院看戲了,差點就忘了這是一件多麼有趣的事。坐進戲院的椅子裡,彷彿進入了另一個時空,這些故事都曾經在某個舞台上發光發熱,帶給人們歡笑和淚水。不管過了多久的時間,看戲是人們會一直延續下去的休閒娛樂吧,因為我們是那麼愛聽故事也愛說故事的動物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teu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