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們看的京劇有兩部,一部是《竹林記》另一部是《坐樓殺惜》,而《竹林記》是短篇的,是在講宋初余洪作亂,太高組命高懷德往征不利,高懷德之媳劉金定武藝高強,於竹林中施法焚燒,大敗余洪,這一部戲唱功比較少,但是武打戲比較多,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幕,劉金定追余洪追到了一個崖的地方,為了讓他們演出跳下去,兩位演員都爬上兩張桌子疊在一起的高度,翻身跳下,這可是要練多久才能成功的,為了要有流暢的動作,還必須克服下高的心理恐懼,尤其是一位女演員需有有多大的勇氣,雖然有點沒站穩,但是還是不慌張繼續演出,而且他們要一直演出打鬥的畫面,需要的是更多的體力,而且余洪一開始需要用大刀、槍、鞭三種不同的兵器,每一個動作都很重要,後半段余洪被火燒,丟棄盔甲,更有許多翻身打跌撲的技巧身段,所以我覺得他們真的很厲害,可想而知需要花多少時間練習。

而第二部戲是《坐樓殺惜》,這一部戲就是很完整的一個故事,宋江納妾閻惜姣為妾,建造烏龍院供她跟她媽媽居住,但是惜姣卻跟宋江的徒弟張文遠私通,宋江就有意疏遠她,有一天,宋江遇到閻惜姣的母親,強拉宋江回烏龍院,但是們卻各懷心事,一夜未眠,宋江早上拿了東西趕快離開,卻落下了招文袋,被惜姣撿到,發現是宋江與梁山好漢勾結的證據,想要藉這件事逼宋江寫休妻書,改嫁張文遠,宋江發現遺失書信後,趕忙回烏龍院像惜姣求討,惜姣逼他三件事,宋江不得以而應允,惜姣以報官威脅,宋江一氣之下殺了惜姣,舞台布置其實主要是很簡單,烏龍院就是貫穿整部戲頭尾的主要地方,內容皆以說唱為主唱的部分會以情緒為主,改變快慢,有打版、快板、慢板,字幕旁也會提示目前唱腔,而且當惜姣面對兩個男人,所表現的態度不同,一個是如此的溫柔,另一個是如此無禮與傲慢,從惜姣的語氣就能得知,而張文遠也是一個從唱調上,就能得知是一位風流倜儻的人,很輕浮的感覺,宋江就是個規規矩矩的中年人,不懂的情趣,聽那厚實的聲音便能知曉,當惜姣在跟文遠講話時,都是慢慢的輕柔的,但是因為惜姣不想理宋江,想要打發他走,所以兩個總是在爭吵,當用唱的形式時,就會以很快很快的速度,帶著一點刺耳與不屑的感覺,常常你一言我一句,讓人感到惜姣的輕蔑,而他們的動作再也是很重要的,像是宋江發覺自己的招文袋不見時,不斷地來回踱步,還有當惜姣把他惹怒時,他一直不停地搖頭,讓他的鬍鬚不停的甩動,這段單是聽二人的話白聲調,此時閻惜姣胸有成竹,喜怒無常的個性不再遮掩,時熱時冷的態度,使宋江不斷在希望燃起後又被澆冷水,而宋江的怒氣則在話語聲調中,漸漸不斷升高、嘶啞,最後失去理智揪著閻惜姣的胸口時,更是將一個「不」字,連串說了「不……」,這種表演方式,深刻地詮釋人在氣憤時說不出話來的樣子。這裏有三個層次,步步緊逼:寫休書、要改嫁張文遠、打手模足印。宋江的情緒也隨之逐漸升級,強抑內心的痛苦與憤怒,懷忿應允,仁至義盡。但閻惜姣毫無信義欺人太甚,宋江最終氣極拔刀相向對於惜姣只能說他真的很讓人討厭,不知道為甚麼情緒整個很能融入其中,可能當戲劇與愛情座結合時,往往更能帶動觀眾的心情吧,讓人很氣憤惜姣的變心,有種乞丐趕廟公的感覺,畢竟宋江也是幫助她的恩人,她卻不懂得感恩,而且直到最後宋江都妥協她的要求,寫了休妻書,又讓她改嫁張文遠,她竟然還是不肯守信用,於是最後宋江殺了她,所以我是同情宋江的,因為根本是閻惜姣逼他走到這一步的,一個再有度量的男人,遇到這種事根本忍無可忍,也因為這次的觀賞,讓我對京劇這樣的表演有全新的感受,這種現場演出的方式,幾乎不能有任何的錯誤,為了整個劇的流暢性,每個動作台詞都要熟記,不能有一點馬虎,所以我很佩服他們,為了給觀眾一個好的表演,盡力的表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61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