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觀劇心得──402016124 林思慧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之《化人遊》

 

劇情大要

身處亂世、一心求道的何生,為了尋覓奇人異事而前往東海弱水處。與眾仙暢遊海上卻被鯨魚吞沒,於腹中邂逅屈原共歌《離騷》;出魚腹卻見海枯天盡,一轉眼碧海再現、眾仙翩至共赴龍宮筵。一趟旅程,起起伏伏,最後才有所領悟。

 

評賞

劇場對我來其實並不陌生,從小我就參與了許多劇場的演出,但這卻是我第一次觀賞戲曲。選的這一齣戲並不是我們傳統認識的作品,題材上也很新穎。《化人遊》是明清兩代小家丁耀亢最早完成的一部戲劇作品。其講述了何生與歷代風流人物、才子佳人相會的經歷,此情節看似荒誕但是以現代來可以稱之為「穿越劇」的鼻祖。

 

對我來,觀看的過程有著一定的困難度。因為不熟悉京劇的唱腔,大部份時候都必須仰賴字幕的幫助。即使看著字幕,有時候還是會出現對於詞曲的疑惑不解。不過當我為了寫心得而上網詢《化人游詞曲》的原文才發現,我所觀看的《化人游》已經是經過一部份簡化的了。

 

戲曲的觀賞分為兩方面,視覺和聽覺的饗宴。當眾仙和色佳人登場時,眼前為之一亮,一群紅男綠女煞是好看,同時也彰顯了他們的出。崑崙奴的出場則是伴隨著一連串乾淨利索的摔打動作,讓人驚嘆不已。藉由武生的動作、揮舞的旗子,也感受到海浪滔滔、鯨魚吞噬巨浪的場景和氣勢。各角色的喜怒哀樂都透過唱腔表現出來,讓觀眾的情緒隨之起伏。最讓我訝異的是,小生的聲音竟然如此細緻,可以幾乎是雌雄莫辯。再加上樂隊的演奏更是臨場感十足,讓人身處其境。

 

從眾仙的登場我便對其和何生不以為然。列位仙班卻被世俗所擾,一心求道卻又汲汲於名利。相較之下,王陽和左慈才是真正的悟道之人。劇最終,左慈和何生的對話讓人不禁頓悟:

 

(淨扮左慈、昆崙奴同上) 何生,何生!你夢好醒也。

(生大叫上)大海何曾幹,舊船原自止。不遇吞舟魚,安知幻如此?

(淨)我且問你;你既墮入魚腹,因何得出?

(生)我進得去,便出得來。

(淨)你既有力負得小舟。因何放下?

(生)我拿得起,便放得下。

(淨、生大笑料)

(《化人遊.知津得渡第八》)

 

人生的哲理其實很簡單,只不過人類慣於將其複雜化。常常必須經歷一番寒徹骨,方知梅花撲鼻香, 人必須懂得拿得起放得下,才能從愛恨枷鎖中離。

 ㄒ 11227282_10152950573902857_1860476636_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19941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