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駭人糖果屋反應兒童的心理特徵
糖果屋故事概要:

  故事背景是在大飢荒時期,有一個樵夫和再娶的美艷妻子,以及兩個孩子,一家生活很困苦,一天妻子受不了,提議丈夫把兩個孩子丟棄在森林裡,丈夫起初不肯,但是迫於無奈又在妻子的慫恿下,夫妻倆決定隔天將孩子丟棄在森林中,而很不巧的孩子們在隔壁的房間親耳聽到了父母的計畫,因此,聰明的哥哥就趁夜晚時偷偷溜出門,撿了許多小石子,放在口袋裡,到了隔天清晨樵夫一家人出發前往森林砍柴,哥哥就一路丟小石子作為回家的標記,之後樵夫夫妻果然把孩子留在森林裡,孩子醒來後已經是夜晚,等到月光出來後小石子被照的閃閃發光,小兄妹倆就成功的回家了,而繼母也牙癢癢的計畫第二次的拋棄.。

糖果屋故事評論:

1、本篇故事的開頭是由口慾的罪惡為主軸,故事設定在大飢荒時期,人們都因為人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飢餓而造成理智的混亂,就像故事中的父母一樣因為飢餓的痛苦而選擇拋棄孩子,因此,故事中強調的第二主題便是孩子最恐懼的拋棄,因為被拋棄所以孩子總會歸類為是自己不夠好,而留下幼時很大的心理創傷,而且孩子從一出生最基本的就是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失去了這一個層面,孩子成長的心理壓力便很難對自己得到認同感。
2、父母在對孩子的管教中常常會以拋棄做為孩子的威脅,父母總會說:如果你在不乖乖聽話,我就把你丟在這裡喔,或是父母也很喜歡欺騙小孩子說是從垃圾桶把他們撿回來的,這些話語都會造成小孩心中的恐懼以及自己要好好的表現否則很有可能隨時被丟棄的想像,因此很多孩子通常會遵從父母的期望,用功唸書或是努力練習,成為父母所期盼的模樣,這都是因為他們心中存有很大的不安全感所導致的。
3、童話故事在小孩心中扮演著重大的心靈慰藉,他們可以藉由童話故事,來認識自己在心理的模糊善惡觀念,學習接受自己善良或罪惡的一面,並且童話故事也反映了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會面臨的問題,像是可能被拋棄的疑慮,而孩子又會透過故事所鋪陳的情節來學習解決問題,像是哥哥面臨被拋棄時想到撿小石子來做為回家的標記,孩子懂得利用各種天賦或潛能來解決自己成長中所恐懼的或面臨的難題。

糖果屋故事概要:

  這次大門被繼母鎖了起來,哥哥無法出門撿小石子,只好把早餐的麵包留下來,丟在路上當作回家的記號,妹妹就把自己的部分分一半給哥哥吃,這次麵包屑因為被小鳥吃掉了,兩兄妹這次真的找不到回家的路,而迷失在森林中,因而看到了一間用麵包、餅乾、糖果做的屋子,兩人因為肚子飢餓而開始吃起糖果屋,就算填飽了肚子兩人還是繼續貪吃的啃噬著糖果屋。

糖果屋故事評論:

1、繼母在此篇故事中所代表的形象也被塑造成女巫的角色,而這一部分也是孩子潛在的自我中罪惡的一面,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面臨抉擇時總會出現善良的念頭和罪惡的念頭,也就是比較自私的一面,比如說父母要求孩子要把自己的玩具讓給弟弟或妹妹,這對孩子而言,就必須面臨善惡的掙扎,善良的自我會說我年紀比較大所以要懂得照顧年紀小的孩子,但另一方面,孩子已經對玩具有佔有的擁有權,也就是比較自私的自我層面,這時他們會說這是我的,這也顯現出孩子開始有自我意識,這也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面臨的難題,學習如何克服困難以及戰勝自我的罪惡面。
2、兄妹兩人一開始因為原始的飢餓欲望而啃噬著糖果屋,是因為生理的需求所導致兩人顧不得擁有者的意願與否,但等到兩人的肚子已經填飽了,他們依舊繼續啃噬著糖果屋,這就來自於他們的貪吃,也就是故事中所展現的罪惡主軸之一,父母食物或進食問題而拋棄兄妹倆,而如今兄妹倆也因為食物的誘惑而掉進巫婆的陷阱,這些起源都來自於吃。

糖果屋故事概要:

  這時屋子裡出來了一位老婆婆也就是故事中的邪惡女巫,她先給小兄妹豐盛的食物,然後隔天一早將哥哥關起來,每天餵他豐盛的食物,想要把他養的白白胖胖再把他吃掉,妹妹則是每天當女巫的傭人辛苦的工作,卻只能吃粗劣的小螃蟹,而女巫每天都會去檢查哥哥是否長胖了,哥哥總是拿著預藏的骨頭給巫婆摸,巫婆很生氣哥哥老是沒長胖,最後還是決定把哥哥吃掉,隔天清晨巫婆升起了一座小火爐,想要將妹妹推入小火爐中,烤熟後一併吃掉,於是她告訴妹妹小火爐是要用來烤餅乾,要求妹妹探頭進去看看火爐溫度是否足夠,而妹妹知道巫婆的詭計,於是要巫婆先示範如何檢查,然後用盡全身的力氣將巫婆推入火爐,妹妹成功從巫婆手中死裡逃生,還解救了自己和哥哥的命運,她趕緊將哥哥放出來,告訴哥哥巫婆已死,兩人成功從糖果屋逃出來。

糖果屋故事評論:

1、孩子因為掉入了貪吃的陷阱而面臨自己反而要被吃掉的危機,成為巫婆享受的美食之一,而這段故事也顯現出兄妹倆人的成熟與成長,哥哥知道自己如果長胖了就會被巫婆吃掉,於是他就事先蒐集骨頭給巫婆摸,這顯現了哥哥成長了不少,而妹妹也看出了巫婆想要把自己推入小火爐的意圖,所以妹妹也有所成長,而不再只是懵懂只會哭哭啼啼的小孩,最後還靠著自己的力量把巫婆解決了,這也克服了孩子們自我中罪惡的一面,也就是為什麼故事的結局巫婆都一定要死,就是為了讓孩子能戰勝自己心中罪惡的一面,也就是孩子迷惑的自我,終於在故事的最後得到了善惡掙扎的勝利。
2、而格林兄弟的故事中,尊循著聖經中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原則,每個人最終都必須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價,唯有消滅故事中邪惡的角色,正義才能得以伸張,孩子心中的罪惡才得以被解放,讓孩童得以對抗七大原罪中最容易犯的一項罪惡。

糖果屋故事概要:

  小兄妹倆終於逃出了那駭人的糖果屋,但是故事還未因此而完結,兩人逃出來後發現前面有一大湖阻擋著去路,這時湖上有一隻鴨子,妹妹請求鴨子載他們過河,哥哥先跳上鴨子的背上,並要妹妹也坐上來,但妹妹不願意,因為他知道如果他們一起過河,鴨子承受不了兩人的重量,到時候會一起溺水,因此他告誡哥哥要一個一個渡河,於是最後兩人都成功的到達對岸,最後帶著巫婆的金銀財寶回到夢寐以求的家,而迎接著他們的是爸爸溫暖的懷抱,而壞心的繼母也在大饑荒中去世了,從此以後便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糖果屋故事評論:

1、故事進展到女巫死掉孩未完結的原因在於孩子要經過成長的蛻變後,尋回自己原本所歸屬的地方,並且懂得記取教訓不再重蹈覆轍,不再有貪心的心理,而能先預估到事情的後果做出理智的判斷,他們學習到在成長的過程中充滿了陷阱,想要避開重大的危險,就必須學會保持警戒。
2、故事中也有許多象徵意義,提供了孩童解決問題的機會,而孩童也能利用自身的內在力量來解決問題。
3、而繼母的死亡也代表第二女巫的滅亡,孩子才能重新回到溫暖的初衷,而非擔心受怕下一次的危難,整篇故事也顯現了時代的社會現象,以及兒童在童話故事中所能得到的心理慰藉,而非只是單純的床邊故事,而是能提供孩童許多對抗自我內在的意識,認識真實的自我。

遇見格林兄弟:

  他們認為在這個領域裡,必能發現殘餘的古老信仰:「童話值得我們給予更多的重視,這不僅因為它的文學創作價值,也在於它故事本身的可愛,以及它所屬於的童年時光。它如黃金般的誡律以及愉快的記憶,伴隨每一個人的人生道路,不只是這樣,數百年來它一直與這個民族共同存在。」
  1812年,格林童話第一集出版,包含了86篇童話故事。兩兄弟根據口述材料改寫而成的作品,是世界上這類口頭傳述故事第一次有系統的彙編。其後一、二十年間,雅各透過志願者的協助,蒐集19世紀當時所流傳的童話故事,彙整到弟弟威廉那兒,以將當時流傳的童話「回復」成「原始」的樣貌。威廉則整理雅各提供的資料,潤飾文字,使之符合當時的語言習慣,並在這過程中發展出一種散文體,後來成為「童話故事」此一文類的基礎。
  
參考資料:

1.巫婆一定得死 童話如何形塑我們的性格 雪登凱許登
2.百變小紅帽 一則童話的性、道德和演變 凱薩琳奧蘭斯坦
3.糖果屋 格林兄弟

五大編輯特色:

1.文字淺顯易懂,用最貼近孩子的文字敘說經典名著。
2.大師級經典插畫,培養藝術鑑賞力,提升創造想像力。
3.設計題型多元的「作文實力寶庫」,培養全方位的語文與作文能力。
4.由故事延伸知識領域,讓孩子兼具閱讀力、寫作力與知識力。
5.由知識、閱讀到寫作,循序漸進的學習,有效提升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