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劇情簡介:

這齣戲是在說涇河龍君私改玉旨,因而違反天條,被判問斬,由人曹官魏徵監斬。後龍君托夢給唐王李世民,送來行賄珠寶,還托情於魏徵,希望能開脫死罪。唐王請來魏徵,喝酒玩棋,希望能夠請託魏徵此事,卻因酒醉而臥倒龍床,不料,魏徵卻在夢中斬了涇河老龍。

涇河龍君陰曹狀告唐王收賄害命,因此唐王便被召入地獄,陰案由魏徵好友、判官崔鈺審理。其中,唐王和冤魂李翠蓮,遍游地獄,懲惡揚善,借錢消災等等。待唐王還陽後,有鑒於在地獄之所見,於是便封財神,送北瓜,冊御史,認御妹,設御筵,慶團圓,以期人神共享太平樂年。

 觀戲心得:

 我記得我第一次觀看皮影戲,是在國小校外教學參訪皮影團戲的時候,當我看著眼前的白色布幕投射出來的偶戲影配合著吵雜的鑼鼓配樂,下意識的對皮影戲沒甚麼好感,因此也就比較少接觸皮影的世界。這次之所以選擇皮影戲,是因為在偶然的機會下,在電視節目中看見其訪問傳統戲曲的專題節目,而皮影戲就列於其中,我那時才知道,皮影戲所蘊涵的藝術成就並非表面上的戲耍而已,而是要配合音樂、口白與操偶人的手勁等技巧,呈現偶戲的人物性情,因此,我希望藉由觀看 《唐王遊地獄》,讓自己更加瞭解皮影戲的藝術層次與美感。

 首先,以音韻來說,操偶師以秦腔的口音演出《唐王遊地獄》,而秦腔和國語有蠻大的差別,字與字之間的音好像是連起來一般,就好像是聽外省老兵唱戲一般,但是聽久了,會發現秦腔是配合著木榜子、鑼鼓樂的節奏而重語氣,又以月琴為襯底音樂,利用輕重緩急的彈奏方法表現出各種的情緒轉變,讓我彷彿也投射為劇中的皮影人物一樣。

 我特別喜歡李世民遊地獄時那段的說白,如說似唱, 唱出的音律很像是傳統師公在唱祭文時的口氣,我雖然聽不懂,但是卻可以感受出說白的言語情感,有時是哭腔,有時又像是加強語氣的勸誡語氣,配合著唐王遊地獄所見,像是遭受下油鍋之苦的貪官污吏、遭到剖腹挖心的不守婦道的婦女、受到秤鈎脊梁之刑的狼心之賊 、遭受磨刑的不孝子女等等的酷刑,說白的口說配合著音樂的情緒交縱,形成一種警戒世人在世無為歹事的暗示。

 其次,從戲偶本身說起,這齣戲比較沒有武打的劇情,但是依舊可以從操偶人的技巧運用中看見戲偶的生動感,以李世民還陽的那段戲曲為例,操偶人以模糊與清晰作為地獄與人間的相異點,唐王由地獄回到人間,操偶師便將李世民略移開布幕,利用光影的投射特點,呈現出模糊的影像,後又配合搖晃的動作表現出還陽的痛苦與劇烈,因此當唐王一回陽,便說了句:『啊呀,好昏阿!』

深刻的呈現出戲偶的生理狀態,生動且栩栩如生的展現偶人的姿態美感。

 任何一門表演都有其藝術性質,而皮影戲將薄薄的偶人配合著光與操偶師的雙手、說白、鑼鼓聲, 呈現出其姿態與行為舉止,展現不同於其他藝術的表演型式,十分的有趣。藉由這次的觀賞,我開始對皮影戲產生興趣,希望能從中獲得更多的想法與觀看演出時的解讀眼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olkanddrama 的頭像
    Folkanddrama

    Folkanddrama的部落格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