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課堂的關係我接觸了與我毫無干係的《牡丹亭》。我與一同修課的同學一起去欣賞這部經典戲曲,觀看前,我一直以為我會觀賞到一半便會昏睡得不省人事。可是當我一聽到音樂,以及那如黃鶯出谷般扣人心弦的美妙嗓音,我便馬上就推翻掉我剛剛的想法。曲目的調子和詞的意旨,搭配的天衣無縫;而這完美的組合又合上了演員的嗓子和技巧,形成了另一個絕妙。這一場藝術以及音樂的饗宴我享受的很盡興。
《牡丹亭》的內容讓人感到驚奇、有趣。最重要之曲目為《驚夢》。這一齣戲鋪陳了接下來所會發生的故事,也與之後的故事相呼應。
在這一齣中,杜麗娘說出了「翦不斷,理還亂,悶無端。」這句話道出了他在這深深庭院的愁思,這也引出了在古時的社會背景—對女性的拘束。由這也可以看出作者湯顯祖對這不公平之社會之批判。
再接著,杜麗娘遊完了園子便感到身子乏了、睏了,於是便進入了夢鄉。這一段夢開始了他異於常人且令人驚奇的際遇,也帶出了他與柳夢梅的愛戀。
有人說《驚夢》是《牡丹亭》最重要的轉折之處,我認為不假。因為他將整段故事的男女主角從毫無牽連的兩人,以一段似真似假的夢境相識,並以這段夢發展出戀愛。我覺得作者在這裡非常的有創意,且頗有浪漫情懷。
在《驚夢》之後的故事有著柳夢梅與杜麗娘成親、開杜麗娘的棺以及和杜麗娘的父親—杜寶鬧上金鑾殿的爭辯。這裡都可見作者之用心,也增添了一些奇幻。如當柳夢梅與杜麗娘成親時的證婚人,竟是女夜叉;開杜麗娘的棺時,卻發覺杜麗娘的屍體竟無腐爛;且身為黃家大閨女的他,竟已失去了童貞—由此可見杜麗娘所作之夢不假。但這實際上卻真的是一場夢,這裡又再次的看見作者的巧思,以及他無與倫比的創意。
再來,當我看到杜寶看見自己已死的女兒以及妻子出現在他的面前,我真的覺得劇本寫的貼切、精妙。演員的演示方法,更是將杜寶的驚訝演得入木三分。讓我心中的讚嘆更加的膨脹。
我覺得這次觀看牡丹亭讓我得到的很多,我感到萬分的喜悅。我想我以後會多多的主動去欣賞戲曲,而不是被動的去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