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夢的至情-〈牡丹亭〉

 

  第一次接觸到崑曲是在高三的時候,老師推薦我們撰寫關於崑曲的小論文,當

時對崑曲有了簡單、初步的認識,當時為了蒐集資料還到台北來採訪崑曲老師,但

因合作的其他同學對此沒有興趣,所以很可惜地,當時就沒能繼續共同完成作品。

  而這一次為了這次的期末報告,我們第一次到現場去觀賞崑曲表演。我們上網

搜尋到資訊,便來到了故宮博物院,觀賞由台北崑曲研習社所演出的崑曲-《牡丹

亭》。這是最有名且百年來傳唱不衰且廣受民眾所愛的—晚明劇作家湯顯祖所作。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還魂記》,內容描述女主角杜麗娘及男主角柳夢梅,

一場大家閨秀及書生的生死愛戀故事。男女主角杜麗娘及柳夢梅相遇在夢中,他們

愛上夢中的彼此,杜麗娘因尋覓夢中所愛的男子柳夢梅不成,而香消玉殞,得了重

病而死亡。後柳夢梅因上京趕考,而借住親戚家,在偶然中撿到杜麗娘的畫像,愛

上畫中的女子,並憶起畫中的女子就是當年夢中的那位女子,對著畫中的女子又呼

又喚,期望她真的能出現在眼前,杜麗娘的魂魄被柳夢梅的真情呼喚所喚起,後來

更因此而還魂復生!

  《牡丹亭》的作者湯顯祖在他的作品中以至情論為基點,他的至情論展現在三

個方面:從宏觀上來說,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世間之事,非理性所

能盡釋,但都一定伴隨著情感的旋律。從程度上來說,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至

情」,而《牡丹亭》便是至情的演繹。湯顯祖在該劇的〈題詞〉中提到「情不知所

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

之至也。」這種貫通於生死虛實之間、如影隨形的「至情」,呼喚著精神的自由與

個性的解放。從途徑上看,最有效的「至情」感悟方式是藉著戲劇之道來表達。

  在看過牡丹亭後,或許就可以了解到湯顯祖的所謂「至情」論,在劇中杜麗娘

為了柳夢梅而死、又為了柳夢梅而生,是如此地令人為之動容!

 

  這場崑曲的一開始,〈遊園〉是由杜麗娘的貼身丫環春香在花園中作為開場,

她一出場我們便可以活潑可愛又多話的性格,她身穿著紅色的衣裳,頭上的頭飾在

她在舞台上跳來跳去而閃閃發亮,接著是杜麗娘的登場,她一出場我們就可以明顯

地感受到她們兩者在氣質上的差異,杜麗娘展現出溫柔的、嬌貴的模樣,動作上也

較輕盈緩慢,身著粉紅色衣裳。演員在舞台上透過動作、色彩、口吻表演出鮮明的

人格特質,讓觀眾一目瞭然。場景由花園到家裡,只以簡單的桌椅座為表示,簡潔

的裝飾,亦使人一目瞭然。

  〈驚夢〉,柳夢梅登場,柳夢梅與杜麗娘兩人在夢中相遇,甚而相愛,不僅有

露骨的詞句,亦在舞台演出上展現出大膽的動作,可以看出兩人的愛從一開始就如

此深刻濃烈!〈尋夢〉中看出杜麗娘的在園中尋夢中之人尋不著的失落。其中也使

我觀察到,演員的動作跟台詞是息息相關的,例如甩字,演員的手就甩了一下。〈

離魂〉、〈冥判〉杜麗娘之死,春香之傷感。配合著杜麗娘的死,此時演員衣服的

顏色也換了,不再是先前那套鮮豔的顏色。演員精湛的演技,搭配上旁邊國樂隊所

彈奏的悲傷沉重的音樂,更使得觀眾們為之動容!

  〈拾畫〉、〈叫畫〉是以柳夢梅為主要人物,演員以滑稽又深情的模樣,對著

畫中的美女叫啊叫地、又和她對話,那自言自語的樣子,讓觀眾們不禁格格地發笑

。〈幽媾〉、〈冥誓〉,杜麗娘戴著長白色頭紗以鬼的形態出現,她在舞台上的步

伐極其輕盈快速,真和鬼魂飄然地模樣十分神似!柳夢梅與杜麗娘再度相遇,開始

時柳夢梅是如此地驚喜,兩人間的互動十分親密,但在柳夢梅得知杜麗娘現在身分

是鬼魂時,受驚嚇的聲音演得十分誇張與逼真!他開始與變成鬼的杜麗娘保持距離

,但其後又得知杜麗娘是因為他自己而死之時,就感動地卸下心防不再當她是鬼魂

而是妻子了。

  〈回生〉、〈走婚〉,柳夢梅手拿一只鋤頭在舞台上走著,劈開杜麗娘的墓,

杜麗娘從此而復活,四位花神齊唱著,兩人完成結婚的儀式。劇終。

 

  演員們敬業地一一上台鞠躬致謝,觀眾用力地一一鼓掌,這種感覺好似回到了

過去看戲人的滋味般。演員們發揮他們專業的精神演出這場感動人心的戲劇,觀眾

們從演員精湛的演技中感受到作者所要傳達的的至情,因此喝采!喝的不僅贈與演

員,更是對是作者寫出的這部戲劇表示出誠摯的敬意。

  貼心的是,這場崑曲在演出時,旁邊亦有中英文的台詞可以讓人參考,讓聽不

懂特殊唱腔的觀眾們可以看看旁邊的台詞,若再不懂中文詞中文言文的深奧,還可

以自行翻譯英文台詞,作為淺顯易懂的白話文。

 

  感謝老師讓我們有這樣的機會到現場去看表演,我們收穫豐富!不僅親身體驗到

傳統戲曲的陶冶,還能夠深刻地記得這齣流傳百年的經典大戲《牡丹亭》的內容及意

涵。

  

 

 

參考資料:《中國文學史》,袁行霈主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